春秋史
最新书摘:
-
羊牛下山2021-12-28P84这年底,周惠王去世,太子郑怕其弟带作乱,不敢发丧,而向齐国乞援。次年(前652年)齐国邀集宋、鲁、卫、许、曹、陈在洮(今山东鄄城西南)会盟,商量安定王室事。郑文公也请求参加会议,表示顺服。诸侯奉太子郑即位,是为周襄王,襄王定位后才发丧。齐桓公又做了稳定周王室之事,周襄王更依附于齐国。齐桓公三十五年(前651年),桓公又约鲁、宋、卫、郑、许、曹等国在葵丘(今河南考城东南)相会修好。周襄王派大臣宰孔赐桓公祭肉,桓公要下阶跪拜,宰孔说桓公年纪大,加上有功劳,不让其下拜,但齐桓公还是下拜阶下后上堂接受祭肉。齐桓公恪守礼仪以尊周天子,这正是他的聪明所在,从此周天子就乖乖地顺从齐的意志,达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这年秋天,齐桓公又与诸侯在葵丘结盟,并发出宣言:“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左传》僖公九年)又申明周天子的禁令:不可壅塞泉水,不可多藏粮谷,不可更换嫡子,不可以妾为妻,不可让妇人参预国政。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葵丘之盟,它标志着齐桓公霸业的顶峰。葵丘之盟后,齐国虽还维持了一段时间的霸主地位,但已不如前。会盟那年,晋献公去世,国内发生里克之乱,齐桓公率诸侯军伐晋,到达高梁(今山西临汾东北)就回去了。因伐晋的命令没传到鲁,鲁未参加。后齐又派大夫隰朋率领军队会合秦军,送晋惠公回国即位。这是黄河上下游的东西方国家在政治上正式发生联系的开始。会盟次年(前650年)狄人来侵,灭了温(今河南温县西南),温国君逃奔卫,周、齐都未出兵。齐桓公只联合许国伐北戎,以牵制戎狄入侵,后又发诸侯兵替卫国筑城,以防狄难。狄人入侵第二年,扬拒、泉皋、伊之在王子带勾引下侵犯周王国,攻入了王城,烧了东门。齐桓公没有派兵来援。秦、晋两国却派兵伐戎救周。这年楚国侵黄,隔年又灭了黄国。齐桓公也没有行动,只是派管仲使戎人和周天子媾和,派隰朋使戎人与晋国媾和。齐对戎...
-
羊牛下山2021-12-28P73第二,在政治方面,管仲提出“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遂滋(培育)民与无财(穷人),而敬百姓”(《国语・齐语》的治国之策,在整顿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对齐国的政治、军事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在行政方面,实行“国”(都)、“野”(鄙)分治的制度,并将士、农、工、商分开,“勿使杂处”,使“士之子恒士”,“工之子恒工”、“商之子恒商”、“农之子恒农”,不能自由迁徙(《国语・齐语》。把国(都)分成ニ十一个乡,其中“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由桓公亲自统领十一乡,大臣国子和高子各管理五乡①。将国政分为三方面,建“三官之臣”,“市立三乡,工立三族,泽立三虞,山立三衡”②,分别管理商业手工业、川泽、山林之事。在野(部)实行“三十家为邑,邑有司;十邑为卒,卒有卒帅;十卒为乡,乡有乡帅;三乡为县,县有县帅;十县为属,属有大夫。五属故立五大夫,各使治一属焉;立五正,各使听一属焉”(《国语・齐语》)。五正的政事由大夫统属,每年正月五属大夫将各属内政情况报告桓公,由桓公督责他们的功过。这种属管县、县管乡、乡管卒、卒管邑、邑管家,层层相联的鄙(野)严密统治系统有效地控制了农民。在军事上,管仲提倡寄军令于内政的办法,使军政合一,将全国民众以军事编制组织起来。规定五家为一轨,每轨设轨长一人;十轨为一里,设司里一人;四里为一连,设连长一人;十连为一乡,设良人人。由各级军官掌管军令。每五家各出一人,五人为伍,由轨长率领;十轨为里,里有五十人,为一小戎,由司里率领;四里为连,有二百人,为一卒,由连长率领;十连为乡,有二千人,为一旅,由乡良人统领;五乡组成一帅,有一万人,为一军,由五乡的帅带领。全国共三军,分别由桓公、高子和国子统帅。每年春、秋两季以狩猎来训练军伍,做到“率伍整于里,军旅整于郊”,使寓兵于农。编制训练完成后不许自由迁徙,每伍的人“祭祀同福,死丧同恤,祸灾共之”,使人与人、家与家之间互相密...
-
羊牛下山2021-12-28P72管仲,名夷吾,颖上(今安徽阜阳东南)人,出身卑贱,当过商人,三次求官都被逐,三次去打仗而逃跑,但此人很有才能,年青时与鲍叔牙一起经商,鲍深知其贤良。当公子纠在政变中失败,支持公子纠的管仲被囚禁,鲍叔牙仍全力将管仲推荐给齐桓公。桓公不咎既往,重用原反对他的管仲为相,充分反映了齐桓公唯才是举的政治家风范。管仲执政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在经济方面,管仲主张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他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管列传》。“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史记・齐太公世家》,只有先发展经济,才能巩固政治和推进文化。在农业方面,他主张实行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上的改革。所谓“均地分力”,“与之(民)分货”(《管子・乘马篇》),“相地而衰征”(《国语・齐语》),即将井田划分给耕者,实行分田到户的个体经营,然后按土地质量和产量,让农民将收获的一部分以赋税交给国家。这样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他还主张“无夺民时,则百姓富”(《国语・齐语》,在农时季节,不要征兵打仗让农民服徭役,使农业的正常生产得到保障。……为了提高农业的产量,主张“及耕,深耕而疾之,以待时雨,时雨既至,挟其枪、刈、耨、镈,以旦暮从事于田野”(《国语・齐语》,也就是加强田间管理,抓住下雨后的时机早晚不停地劳动。管仲的这些措施促进了齐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手工业方面,管仲设置“工正”、“工师”、“铁官”、“三服官”等管理手工业的机构,使国家加强对冶铜、制铁、纺织等手工业的管理,并大力发展冶金手工业生产。……以先进的青铜器和铁器来武装军队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在商业方面,管仲主张设立市场,“聚者有市,无市则民乏”(《管子・乘马篇》),“百乘之国,中而立市”(《管子・揆度篇》)。为了保证商业稳定发展,“令夫商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资...
-
羊牛下山2021-12-28P70春秋时代贯串整个历史的主题是各大国之间的斗争,大体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齐国虽是大国,但春秋初内部斗争不断,齐桓公上台后任管仲为相,实行一系列改革,使齐国成为第一个大国霸主。桓公去世后霸业即衰,齐终究不能成为长期的霸主国。第二,随着晋的统一,国力日强,晋由乱而治,后由晋文公掌政,城濮之战,晋胜楚,开始了晋国的霸业,文公后,晋襄公继霸,确立了晋国长期的霸主地位。第三,楚穆王以后楚国不断扩张,而晋国却中衰,楚庄王上台后经邲之战,楚胜晋,奠定了楚国的霸主地位。第四,自晋景公复霸后,即与楚共王争霸,自此晋、楚北南两霸进相持阶段,相互争斗各有胜负,夹在两国间的小国受尽灾难,由于晋内部矛盾加剧,楚又受吴国的拖累,都已疲惫不堪,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与中原各国的“弭兵”,实现了相对的和平。第五,中原争霸战争告一段落,南方出现吴、越两大强国,他们先后北上争霸,成为春秋后期的两大霸主国,越王句践灭吴称霸后,结束了大国争霸的局面。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实际上三家已分晋,自此春秋时代转入战国时代。
-
羊牛下山2021-12-28P69……在中原东方各诸侯国相互争夺时,狄人乘机向黄河下游扩展,对卫、周、宋、郑、齐、鲁等国都构成威胁,使各诸侯国惶惶不安。总之,春秋初期,由于周天子王权的衰落,大量戎狄由边疆陆续进入中原腹地,不断骚扰,对各诸侯国造成严重的威胁,许多弱小的国家要求有个强大的力量来抵御戎狄的进犯,以振兴中原华夏族的权威,这种形势就为春秋大国称霸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
羊牛下山2021-12-27P50由于宋国的失败,鲁国的内变,齐、鲁与郑的和好,使郑国在中原地区日益势大,周围各诸侯国都怕它,于是郑国就骄横起来,开始与周王室发生摩擦。春秋初郑武公和桓公两度做过周平王的卿士,在王朝内有相当大的权力。周平王可能是为了削弱郑在朝的权势,同时信任西虢公,想共分其朝政。郑庄公因此怨恨平王,平王否认有这回事,为了安慰郑,就让王子狐到郑国,郑公子忽到周,互换人质,史称“周郑交质”。周平王去世后,桓王即位,打算给虢公权力。郑庄公知道后,就派大夫祭足(祭仲)带兵把周的温地的麦和成周的谷子割去。于是,周王室和郑国关系恶化,但双方表面上仍维持来往关系。桓王二年(前712年),郑庄公仍去朝周王,桓王不加礼遇。周公劝桓王说:“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能,况不礼焉?(《左传》隐公六年)说明周王室很怕诸侯不来朝觐。公元前715年,周王任命虢公忌父为卿士,但并没有把郑伯卿士之权全夺去。第三年宋国不来朝见周王,郑还以左卿士身份奉王命去讨伐宋。公元前712年周王夺取了郑的邬、刘、蔿、邘之田,而给了郑原来属于苏忿生(周大臣)的温、原、絺等十二个分散的采邑,这使矛盾进一步加剧。公元前707年周王完全剥夺了郑在朝的权力,郑伯不再朝觐天子。这年秋周桓王集结號、蔡、卫、陈等国的军队伐郑……周军大败。周桓王被郑祝聃的箭射中肩膀。桓王虽伤,仍能指挥军队突出重围。当时祝聃要乘胜追击,郑庄公假惺惺地说:“君子不欲”逼人太甚,何况敢于欺凌天子呢?如果能挽救自己,“社稷无陨,多(足够)矣”(《左传》桓公五年)。当晚郑庄公派祭足去慰问周王及其左右,装作尊王的样子来标榜自己的胜利。繻葛之战后,周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原来尚能维持的“王命”已失去作用,周天子再不是天下的共主了。
-
羊牛下山2021-12-27P46与叔段奔共同时,其子公孙滑出奔卫。卫为滑出兵伐郑报仇,夺取了廪延。郑国就借周王和虢国的军队进攻卫南部边境,又请邾出兵,与邾在翼(今山东费县西南)结盟。次年郑军伐卫,这是春秋时代某诸侯征伐他国的开始。
-
羊牛下山2021-12-27P18进人民国时期,尤其是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史学界开始以现代史学方法研究历史,在春秋史研究方面,有的史学家专门开设了春秋史课和撰写了春秋史专门著作,据目前我们所知,主要有顾颉刚先生30年代在北大、燕大开设的《春秋史》课,和由他编定、童书业先生助编的《春秋史讲义》,共分20章,还有附编10章。前20章的主要内容是系统叙述春秋各国争霸的历史进程,附编10章是阐述春秋时代的经济生活、社会组织、政治、军事、教育制度、宗教、学术和婚姻等。该书有以下几方面与过去的春秋史著作迥然不同:(1)以现代史学方法,按历史重心的变化将春秋历史分成若干阶段,即“郑国独强”、“齐桓霸业”、“晋文霸业”、“楚的强盛”、“晋楚第一次和平盟约的订立与撕破”、“晋楚第二次和平盟约的订成”、“北方政局的终结”、“南方的混战与吴的衰亡”等。(2)在分析大国争霸时,能深入一步提出“晋楚两国的历史是一部春秋的中坚”。将晋楚争霸的历史分为五个阶段,并认为真正的争霸史只有春秋中期一小段时间,即鲁宣公十七年(公元前592年)晋为断道之盟起,到鲁成公十六年(前575年)鄢陵之战止,约20年左右,是晋楚势力互相消长的时代。这种看法较独特,有一定深度。(3)对西周、春秋的社会性质作了分析。认为西周是封建社会,统治者是宗族贵族,被统治者主要是依附于土地的农奴。春秋时代封建社会处于动摇崩溃时期。(4)将春秋时代的特点归纳为四点:第一,种族的混合和中华民族的成立;第二,中国疆域的扩大;第三,统一局面的酝酿;第四,社会经济和学术思想的转变这样概括,突出了民族融合和社会大变动的时代特点,抓住了春秋时代变化的主线。(5)尤其可贵的是肯定了春秋社会生产力的变化,认为:“春秋时,铁器应用渐广,至迟在春秋中期以后,当已有铁制的农具了。”这种估计与目前的考古发现有相符的地方。至40年代,童书业先生在《春秋史讲义》的基础上独立撰...
-
羊牛下山2021-12-27P1《春秋》本是记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242年间鲁国历史的一部编年史著。据史载,“春秋”是周代列国国史的通称。《国语・晋语七》:“羊舌肸习于春秋。”韦昭注“春秋,纪人事之善恶而目以天时,谓之春秋,周史之法也。时孔子未作春秋。”《国语・楚语上》:“教之春秋。”韦注:“以天时纪人事,谓之春秋。”《楚语上》:“唯是春秋所以从先君者,请为’灵‘若’厉‘。”韦注:“言春秋禘、袷,当以立谥,序昭穆,从先君于庙堂也。”《国语》所记说明晋、楚等国按“周史之法”都有本国的国史《春秋》。《墨子・明鬼》也说:“著在周之春秋”,“著在燕之春秋”,“著在宋之春秋”,“著在齐之春秋”。孙诒让的《墨子间诂》记述《墨子》佚文称:“吾见百国春秋”。可见当时各国的国史均名《春秋》。但到汉代其他各国的《春秋》已失传,仅存鲁的国史《春秋》。…为《春秋》作传的据《汉书・艺文志》载原有《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邹氏传》、《夹氏传》五家,后《邹氏传》、《夹氏传》失传,仅存《左氏》、《公羊》、《穀梁》三传。《公羊》、《穀梁》两传起讫年代都依《春秋》,独《左传》将文延长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后又续到鲁悼公四年(前463年),还预言智伯被灭应是公元前453年之事。正因为《春秋》经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又是记述某阶段历史的最早著作,后人就把这一时代称为“春秋时代”。叙述春秋史的起讫年限,有的依据《春秋》,从公元前722年叙述到前481年,如顾栋高的《春秋大事表》;有的按照《左传》,由公元前722年叙述至前473年越灭吴,如高士奇的《左传纪事本末》;有的一直叙述到公元前453年晋智氏之亡,如马骕的《左传事纬》。……70年代末以来史学界对这一年代定位的下限提出了异议,如金景芳的中国古代史分期商榷(下)》提出以公元前453年作为春秋、战国的界线,很多学者...
-
水余风2020-02-04晋献公时骊姬制造祸乱,献公在神前发誓不许收容众公子,从此晋国没有公族。到晋成公即位,赐卿的嫡子为公族,又封卿的其他儿子为余子,让卿的庶子担任公行。公元前607年赵盾专权后,让赵括(赵盾弟)担任公族大夫。这样异姓大夫代为公族,晋公室削弱,卿大夫势力日盛。这以后,荀氏(中行氏)、范氏(士氏)、楽氏、韩氏、知氏(中行氏别支)魏氏相继掌政,先氏、郤氏、栾氏在卿大夫的争权中先后灭亡,赵氏一度衰落,后又再兴。至公元前514年,韩、赵、魏、范、中行、知氏六卿掌政。
-
水余风2020-02-03春秋时代官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军政合一。执政者平时处理国家政务,战时就成为最高军事长官。这种制度到了春秋末年,随着相与将的出现(楚国则由令尹、司马分任类似职务),逐渐起了变化。将、相的职司始区别,前者主理军事,后者主管国务,至此,文、武二职开始分途,开后来文官、武官之先河
-
水余风2020-02-03姓的起源应与父系氏族公社有关,当时规定,凡属同系血缘下的男女共为姓。随着人口的不断繁衍,出现了姓的分支氏。《左传》隐公人年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氏。诸候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周天子根据诸侯的生地赐姓,分封土地而赐氏。诸侯以字作为谥号,其后人以此而为氏族。或因所任官职有功而以该官职为其氏族。也有以封邑为氏族的。一般地说,天子的儿子称王子,王子的儿子称王孙,请侯的儿子统称为公子,公子的儿子称公孙,公孙之子就以其祖父的字为氏。以此为氏的全是公族大夫,而异姓大夫多以官名和封邑为氏。
-
水余风2020-01-27晋景公灭狄之后,力量增强。为了显示其平狄之功和霸主的地位,特向周天子进献狄人俘虏,又请求周定王将卿大夫的礼服赐给其贤臣士会,命他率领中军,并担任太傅之职。据说士会当政后,连晋国的盗贼都纷纷逃奔秦国去避难。这时周王室发生内乱,卿士王孙苏与召氏、毛氏争权,王孙苏让王子捷杀了召戴公和毛伯卫,立召公子召襄。后来毛、召的余党共讨王孙苏,王孙苏出弃晋。晋景公送王孙苏回国,并派士会去调和王室的内部纠纷。周定王设享礼招待士会,士会在周学到周的礼仪,回国以后就特别讲求典礼,从而修明了晋国的法度,使晋国内政进一步制度化,统治相对稳固。
-
水余风2020-01-27春秋时代贯串整个历史的主题是各大国之间的斗争,大体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齐国虽是大国,但春秋初内部斗争不断,齐桓公上台后任管仲为相,实行一系列改革,使齐国成为第一个大国霸主。桓公去世后霸业即衰,齐终究不能成为长期的霸主国第二,随着晋的统一,国力日强,晋由乱而治,后由晋文公掌政,城濮之战,晋胜楚,开始了晋国的霸业,文公后,晋襄公继霸,确立了晋国长期的霸主地位。第三,楚穆王以后楚国不断扩张,而晋国却中衰,楚庄王上台后邲之战,楚胜晋,奠定了楚国的霸主地位。第四,自晋景公复霸后,即与楚共王争霸,自此晋、楚北南两霸进入相持阶段,相互争斗各有胜负,夹在两国间的小国受尽灾难,由于晋内部矛盾加剧,楚又受吴国的拖累,都已疲惫不堪,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与中原各国的“弭兵”,实现了相对的和平。第五,中原争霸战争告一段落,南方出现吴、越两大强国,他们先后北上争霸,成为春秋后期的两大霸主国,越王句践灭吴称霸后,结東了大国争霸的局面。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实际上三家已分晋,自此春秋时代转入战国时代
-
水余风2020-01-23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部落的“融合”和“合并”而形成的,国家的产生则是它的形成的标志。据此,我国最早的民族当推夏族,他们建立了黄河流域最早的国家一一夏王朝,接着是商族和周族,他们先后建立了商王朝和周王朝。在夏、商、周同时又并存着许多其他的部落或民族,据我国古籍所载可分为中原的华夏族及其四方的夷、蛮、戎、狄五大氏族集团。其实,早在夏、商、周时代中原民族已经杂居。
-
羊牛下山2021-12-27P4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秦襄公、晋文侯、郑武公、卫武公帅兵护送下东迁雒邑(今河南洛阳)。周王室东徙后国力日衰,已无力西顾,于是将岐山以西的土地赐给秦襄公,并列其为诸侯。自公元前770年至前707年长达六十余年的时间,周王室主要依靠晋、郑两国力量的支撑,所谓“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晋在黄河以北,郑在黄河以南,从北和东两面给以蔽护;虞、虢(北虢)两国则在西面,申、吕两国在南面,共同成为周王室的屏障。其时楚国力量尚不十分强大,在诸侯各国的护卫下西北部的戎狄也无力入侵,中原诸侯又没有一个国家力量特别壮大,相互间保持了暂时的平衡,所以东周初王室尚能勉强维持其表面稳定的局面。…………从上述记载看,春秋初虽然诸侯还要朝天子,周王尚有一定权威以命令讨伐不臣的诸侯,但由于自身武力不强,在行使权力时往往得依靠郑、虢(北號)等国的力量,这说明周天子实际已是表面上的天子,他统治天下的架势要垮台是迟早的问题。
-
水余风2020-02-03战国秦汉时,县大夫“当则可、不当则废”,这种国君可以随意任免的中央集权制,就是从晋国发展而来的。中央集权的逐渐形成和任人尚贤尊功风气的开创,使得晋国的县比楚国的县在设置上更为先进。
-
水余风2020-02-03纵览春秋时代的历史,民族间的融合进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周边民族内扰中原列国;二是两者之间此消彼长的势力对抗;三是因政治等原因实施的联姻和结盟行动;四是各民族部落的消亡或屈服,完全融入各国。
-
水余风2020-02-03春秋时代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基本完成的阶段。进入中原的戎、狄、夷、蛮各族大多处在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军事民主制阶段,“战争以及进行战争的组织现在已成为民族生活的正常职能”,掠夺其他民族变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事情;再加上他们中不少是游牧民族,经济上不能自给自足,要依靠中原的农业民族为他们提供谷物、金属工具、布帛等必需品,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与中原华夏族和平共处、互通有无,而当这种关系受到人为阻碍或畜牧业遇到天灾而生计困难时,他们往往主动向农业民族发动攻击以武力夺取必需品;另外,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毋城廓常处耕田之业”(《史记・匈奴列传》),并不顾虑因掠夺而遭报复。所以,春秋前期戎、狄等族对中原各国的侵扰特别严重,“攘夷”成为大国称霸的主要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