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不死我的必使我强大

最新书摘:
  • 爱社科
    2023-06-29
    心理康复之途上有两道主要障碍,一是缺乏社会支持,二是创伤后经历其他生命转折。p5
  • JANE
    2023-01-02
    心理康复之途上有两道主要障碍,一是缺乏社会支持,二是创伤后经历其他生命转折。创伤后心理压力其实是提供动力、促使变化发生的引擎。创伤迫使人们走到生命的十字路口,选择走向何处,将给其一生带来深刻的影响。创伤后成长有三个核心点。其一是让人认识到生命的不确定性和人事的多变。如果人能够学会承受生命的不确定性,就能认识到不确定性正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其二是正念(mindfulness),在于人对自我的认知,以及理解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相互影响。其三是个体自理性(personal agency),让人明白自己所做的任何决定皆有后果,让人对自己的决定负起责任。某些事件撕裂了保护我们精神世界的“皮肤”,留下了心理上的“伤口”——这就是“创伤”。我们对应激源的认识,其实是外部事件的客观事实与个人主观感受的结合。人对创伤事件的反应,其实是他们对事件及其意义的感知反映于自身的结果。所有人在危急情况下的第一反应都是怔住——保持不动,避免引起注意。与此同时,我们的大脑在快速分析危机,分析它从何而来,以采取适当的行动躲过危机。 然后,我们要面临“战斗或逃跑”(fight-or-flight)的抉择——是动手保护自己,还是撒腿逃跑?第三棵树被风吹弯了躯干。在狂风过后,它并未恢复原样,而是永久地改变了形貌。它因风暴的冲击重塑身形,再也无法恢复本来的样貌。随着时间流逝,它绕过创口,继续生长。旧日的生长模式虽然已被阻断,但它又从树干上抽出新的枝桠。伤疤、节瘤和畸形的枝条……终其余生都将呈现这副独特的样貌,它已经不再是从前的那棵树,它已经完全改变。“创伤后成长”一词指的是人们在自我认识、生命看法、重要事物、生活目标和亲密关系方面发生的深刻改变。其实,一定程度的创伤后心理压力,往往是促发积极改变的必要因素。创伤后心理压力似乎是创伤后心理成长的驱动引擎——经由影像、思想和感觉的回溯,...
  • 声声慢
    2021-11-18
    请想一想你在此时此刻的真实感受。阅读下列各句,依据创伤给你来的变化为其打分。5=比以前多很多4=比以前多3=感觉跟以前没什么不同2=比以前少1=比以前少很多1。我喜欢我自己2。我对自己的观点有信心。3我觉得我有生活目标。4。我与他人有亲密、深厚的关系。5。我感到自己能够控制生活。6。我乐于接受新的挑战。7。我能够接受自己,不只是我的长处,还有我的局限。8。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9。我活得有意乂。10。我拥有共情之心,乐于奉献1我可以处理好自己的责任12。我一直在努力尝试了解自己。13。我尊重自己。14。我知道什么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东西。即使旁人都不认同,我也会坚持原则,不为动摇。15。我感到我的人生很有价值,我会对某些人和事物产生重要的影响。16。我遇到了真正关心我的人,我因此深怀感激。17。我能够应对生活抛给我的一切,无论是欢喜还是厄运。18。我对未来充满希望,对新机遇满怀期待。打分把这18个问题的分数加在一起。得分越高,你感受到的积极变化就越大。如果你的PWB-PTCQ总分高于54,就表示积极改变已经发生。如果总分高于72,就表示在你身上发生了很大的积极变化。你还可以考察自己在心理幸福感各方面的化情分别如何。请按照下列分组,计算单项得分自我接纳:问题1、7、13自主性:问题2、8、14生活目标:问题3、9、15亲密关系:问题4、10、16掌控感:问题5、11、17个人成长:问题6、12、18
  • 声声慢
    2021-11-18
    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师,我认为自己在临床实践中的职责是帮助人们促发成长,而不是把“成长”硬施于人。心理治疗师无法告诉求询者,他们要如何理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创伤。这一点尤为关键。创伤的意义何在?在创伤后追寻意义,是人类的普遍倾向。但是每个人最后找到的意义都独一无二,只适用于他们自己。建立起新的世界观,归根结底还要靠创伤幸存者本人的努力。毕竟,这创伤只属于他们,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一一治疗师也没有权力指导他们应该如何理解生活。对于创伤幸存者来说,他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来接受各种可能的理解方式,然后选择出对自己来说最合适的那一个。
  • 声声慢
    2021-11-17
    正如弗兰克尔所写的:人最终需要自己做出決定。不管他个人的才能和身处的环境如何,他都会成为自己決定要成为的人。在集中营里,在这个现实版的人格实验室和试炼场,我们亲眼看到,有的同伴表现出丑恶和下流,有的人却像是圣徒。每个人都可能向这两个极端发展。但我们究竟走向何处,决定权在我们自己手里,不在环境。
  • 声声慢
    2021-11-17
    我们都认识那么几个人,他们不能听真话,对一切与他们自我认知和世界观不符的信息都充耳不闻。想想你在工作上遇到的不愿承担责任的同事吧!一旦出现麻烦,他就把自己的责任撇得一干二净。不仅如此,他很可能还会掉过头来攻击别人,以保护脆弱的自我。坦率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这样的人,至少有时候是如此。这是我们的本性,也很好理解:它反映了我们试图以同化来认知经验的过程(也就是试图把碎掉的花瓶拼回原样)。但是,这么做最终会伤害到我们自己。人类都不愿对自己的精神世界加以斧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都是保守的试图以既有的精神模式去理解新的经验,紧紧抓住旧模式不放,试图“同化新信息,而非用“顺应”来适应新信息。创伤只不过是把这一认知过程放大了创伤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新信息,让我们难以忽略一一如果想忽略,我们加倍努力。
  • 声声慢
    2021-11-17
    碎花瓶理论的核心在于,人类天生就是有能动性且趋向于成长的生物,我们天生就能调节自己的心理体验,维持自我认知的统一,以现实的眼光看待世界。但是要抛却过去对自己的看法和对世界的认识,无论对谁来说都是特别痛苦的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试图通过“同化”来保护自己,保护我们的固有世界观。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加重防御心理,让我们更脆弱也更易受到伤害。“顺应”与“同化”这两股力量形成一种矛盾的张力,其互动结果将决定我们未来的心理状况。
  • 声声慢
    2021-11-17
    凯文的故事为我们展示了创伤后个人价值观的变化。生命中最好的东西由一这是一句曾为多少人反复述说的真理。虽然看上去有点老套,但它是经历创伤后成长的人们的真实写照。对他们来说,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快乐,比万贯家财或显赫声名重要得多。有一个佛教故事,正好能说明这一点:渔夫悠闲地躺在美丽的沙滩上,钓竿晾在一旁,鱼线漂悬在海面上。当他正悠然自得享受阳光的时候,商人走过来问他:“你为什么要躺在这里,不去エ作?”渔夫反问道:“我为什么要工作?”商人答道:“那样的话,你就能买到更好的钓具,更好的渔网,捕更多的鱼。”渔夫又问:但我为什么要捕更多的鱼?”商人说:“那样的话,你就有钱买条渔船了。”渔夫又问:“我买渔船千什么?”商人生起气来,愤然答道:“那你就能雇人来为你工作!”渔夫问:“那又是为什么?”“那样你就能买更多船,雇更多人,捕更多鱼,赚很多钱!”“但那又是为什么呢?”商人已经非常愤怒:“这你还不明白吗!你会变得很有钱,再也不需要工作!你可以整天躺在沙滩上享受阳光,一身轻松,不理俗事。”渔夫抬起头来看着商人,笑问道:“那你觉得我现在在做什么呢?”
  • 声声慢
    2021-11-17
    创伤后成长有三个核心点。其一是让人认识到生命的不确定性和人事的多变。如果人能够学会承受生命的不确定性,就能认识到不确定性正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其二是正念( mindfulness、在于人对自我的认知,以及理解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相互影响。其三是个体自理性( personal agency)让人明白自己所做的任何决定皆有后果,让人对自己的决定负起责任。
  • 声声慢
    2021-11-17
    在现代心理学词汇中,幸福论和享乐论又分别被称作“心理幸福感”( psychological well- being,PWB)和“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SWB)。主观幸福感关照的是人的情绪状态一一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平衡以及对生活的满意度。简单来说,主观幸福感关心的是快乐。而心理幸福感关照的则是个体生命中更隐蔽的一面一一独立、自主、个人成长、健康的人际关系、自我接纳,以及生命的意义。
  • 声声慢
    2021-11-17
    20世纪30年代,弗兰克尔在维也納当精神科医师,负责治有自杀倾向的患者一一直到纳粹禁止犹太人行医。1942年,他和妻子及病人被纳粹关入特莱思施塔特集中营( Theresienstadt)随后他的妻子被送往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 Bergen Belsen),他和他的病人则被送入斯维辛。弗兰克尔再没有见过他的妻子。他是家族中唯一的幸存者经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创伤和压力,但他仍然坚强地活了下来。弗兰克尔在战后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家之一。他是维也纳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也是哈佛大学的访问教授,但人们最常念及的,还是他的通俗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 Man s Search for Meaning)。他在书中讲述了自己在纳粹死亡集中营里的亲身经历。他认为,那些心存希望、为生存做好准备的人最有可能从集中营的阴羅之中发现生命的意义。他在书中写道一个人若能接受他的命运及其附加的一切痛苦,背负起自己的十字架,即使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也一样有机会深探生命的意义。人须得守住勇敢、尊严和无私的品质,否则在自保的残酷战争中,他很可能失去人性尊严,变得与禽兽无异。艰难的环境,为他提供了寻求精神价值的机会。要么紧抓不放,要么彻底放弃。
  • 声声慢
    2021-11-17
    我们要将注意力从神经生物学转移到人类行为研究上来,就不能不提到马蒂·霍洛维茨教授( Mardi Horowitz)。他是创伤研究领域的世界级顶尖专家,他把人类抚平心理创伤的过程划分为下列5个阶段:痛哭( outcry)麻木和抗拒( numbness and denial)入侵式回忆( intrusive re- experiencing)理解创伤( working through)抚平创伤( completion)
  • 声声慢
    2021-11-17
    17世纪英国哲学家大卫・体( David Hum)为我们提供了个很好的论点。他注意到,决定我们作何反应的,并非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它的评价。20世纪末认知心理学的崛起,帮助我们更深入理解休谟阐述的这条极为重要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