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優勢

最新书摘:
  • 米兰之花
    2022-07-19
    维也纳对自杀风气的推崇,对戏剧化细节的近乎无脑的沉醉,可能对玛丽的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而且,她狂热的头脑似乎已经设想过将与皇储一同赴死作为向上攀爬的最后一级阶梯,从而使她所信仰的浪漫神话变得不朽。她如果不能分享他的人生,那么就分享他的死亡,从而对他、她的家人和青史证明她的爱意。如果匈牙利的王冠永远不会落在她的头上,那么就用一顶殉难的王冠代替,让她在伟大的瓦格纳《爱之死》(Liebestod)乐章中得以永生。
  • 米兰之花
    2022-07-17
    哈布斯堡帝国是一座语言、种族身份、战争民族主义情绪和冲突信仰的巴别塔,因习惯蹒跚而行,仅存的联结是维也纳的君主;而在同一时间,大不列颠、德意志帝国,甚至落后的俄国正在进行着现代化,发展着工业、经济和军事力量。
  • 米兰之花
    2022-07-17
    与赤裸裸的野心相比,人们更喜欢随和可亲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舒适和魅力比卖弄炫耀和傲慢举止更受欢迎。
  • Faye
    2022-07-15
    弗朗茨·约瑟夫坚信,鲁道夫“绝不能成为一个自由思想者,但他应该完全了解当今时代的情况和需求”。鉴于拉图尔·冯·特尔姆伯格的自由派名声,皇帝的担忧是有必要的。“授业的大方向是向皇储介绍学术界和公众生活中的所有思潮,对此我不敢苟同,”皇帝的一位副官写道,“指派给皇储的都是自由主义信念最为坚定的教授和导师,而且令人遗憾的是,依照既定的宫廷规矩,他须完成学业。”他担心“皇储年轻的、容易激动的头脑,不成熟的观念,以及没得到善用但无疑极高的天分”,将致使鲁道夫被“不符合未来君主保守主义特征的思想和倾向”所吸引。拉图尔·冯·特尔姆伯格选择了具有卓越成就和自由倾向的人物来教授皇储。不过,问题不在于师资,而在于数量:近五十位授课者以蜻蜓点水般令人应接不暇的进度,推进着一系列毫不相关的课程。从早上7点到晚上8点,鲁道夫接受着导师们的轮番轰炸:奥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亚和欧洲其他地方的历史,世界历史,语法,文学,地理,算术,政治,经济学,法理,自然科学,军事历史与战略,拉丁语、法语、马扎尔语、捷克语、波兰语、英语和克罗地亚语。此外,还有体操、游泳、骑马、击剑和舞蹈,以及音乐和艺术。”鲁道夫对最后两项科目毫无兴趣。在涉及艺术时,他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喜欢歌剧和交响乐,对文学缺乏共鸣,也不懂得鉴赏画作。
  • Faye
    2022-07-15
    在大不列颠,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将她的私人家庭生活理想化,以此来赢得民心;这样的概念对哈布斯堡皇室来说是全然陌生的。他们没有任何将自己人性化的愿望,也不打算在生活中树立家族团结的榜样来感召民众。当时流行的维多利亚时代的印刷品和温情的明信片上所描绘的那种幸福家庭生活,与哈布斯堡王朝的继承人是无缘的。
  • Faye
    2022-07-14
    他不停地在给妻子的信中倾吐自己的心声,但伊丽莎白经常冷淡地回应他,找借口避开丈夫和维也纳;她曾经威胁地写道,他如果不喜欢她的“习惯”,可以把她“打发走”,再另觅良配。弗朗茨·约瑟夫泰然接受了这一切。“我能做的只有随遇而安,继续耐心地承受习以为常的孤独。”他悲伤地给妻子写道。他埋首于工作中,按部就班的生活方式本身就能安抚他条理性的思绪。皇帝每天清早四时许就会起身,由男仆伺候着装,六点就雷打不动地出现在书房,那里挂有一幅伊丽莎白皇后的迷人肖像,幽灵似的让他惦念着缺席的妻子。也许伊丽莎白为弗朗茨·约瑟夫做过的最体贴的一件事,就是为丈夫寻觅了一个情妇一女伶卡塔琳娜·施拉特。1860年之后,弗朗茨·约瑟夫就开始四处留情,据说还有了几个私生子女,但事实证明他与施拉特的关系绝非一般。1884年,他在维也纳城堡剧院的一场演出中初次注意到了这个年轻漂亮的女伶。伊丽莎白察觉到了丈夫的心思,于是约施拉特喝茶,委婉地解释了她想要四处游历,而在她外出期间必须有人照顾她的丈夫。施拉特对此心领神会,于是伊丽莎白很快就心安理得地离开了维也纳。
  • Faye
    2022-07-11
    对哈布斯堡尊严的怠慢——真实的或想当然的——实际占据了弗朗茨·约瑟夫许多的注意力。他曾将一项认为警卫不应再向马车车厢里的哈布斯堡婴孩举枪致敬的提议当成对皇室的侮辱。”如果有官员的奖章没戴正、纽扣没系好或饰带歪斜着就胆敢出现在他面前,弗朗茨·约瑟夫会“愤怒得发抖”。有一个故事完美地体现了这种对外在礼仪的痴迷:一天晚上,患了重感冒的弗朗茨·约瑟夫在一阵剧烈的咳嗽中醒来,他咳得很厉害,以至于无法呼吸。在这种极其紧急的情况发生时,得到消息的医生赶到了皇帝的床边;而弗朗茨·约瑟夫虽然呼吸困难,但仍然设法斥责了这个可怜的人,因为他没有换成宫廷礼仪所要求的传统双排扣长礼服。
  • Faye
    2022-07-08
    尽管这是个周日,但街道两旁的建筑中仍然可见依稀的灯火:点燃在新哥特式的、有着高耸塔楼的市政厅(City Hall)里;照亮了文艺复兴风格的城堡剧院;闪耀于帝国议会(Austrian Imperial Council)宏伟的大理石立柱和华丽的新古典主义山形墙上,明灭于歌剧院文艺复兴风格的门廊里一没有一座建筑物的存在时间超过三十年,但它们都洋溢着各色的历史厚重感,以示哈布斯堡帝国的永久传承。尽管如此,当成队的皇家马车隆隆地奔向有着意大利式外墙的梅特涅街(Metternichgasse)3号时,帝国首都的大部分地方很安静。在灯火通明的窗户后面,德国驻帝国的大使馆的宴会厅内流光溢彩,神采奕奕的贵客们流连在花圃和茂密的棕榈盆栽之间。
  • Faye
    2022-07-08
    然而,真正的激进主义是罕见的。在圣彼得堡,每一棵棕榈盆栽后面都可能誉伏着携带炸弹的虚无主义者;而在维也纳,潜在的革命分子将他们的挫折感化为艺术、知识和文化的光芒,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建师奥托·瓦格纳(Otto Wagner)、艺术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崛起都可以由这座城市见证。至少在旁观者的眼中,维也纳的大部分地区都处于一个悠闲愉悦、欢欣鼓舞的保护层里。面对不愉快的现实,最好的做法是忽略而非抗争:大多数维也纳人似乎“非常满足于懒散地在生活的浪潮中随波逐流,尽可能多地去享乐,尽可能少地去费心”,英国外交官弗雷德里克·汉密尔顿勋爵如是说。与赤裸裸的野心相比,人们更喜欢随和可亲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舒适和魅力比卖弄炫耀和傲慢举止更受欢迎。奥地利政治家弗朗茨·舒塞卡恰如其分地写道:“对任何严肃的观察者而言,维也纳人民似乎都沉浸在一种永远的陶醉状态中。”“吃、喝、玩乐是三大美德,也是维也纳人的乐趣所在。在他们眼中,每天都是星期天,随时都是狂欢时间。各个地方都有音乐。数不尽的小酒馆里日日夜夜充满着喧闹的人。到处都是成群结队的花花公子和时髦娇娃。在日常生活中,在艺术和文学里,处处都充斥着那种微妙而诙谐的俏皮话。对于维也纳人来说,一切事物甚至世界上最重要的事的唯一要点,就是它能够拿来打个趣。”
  • 历史编辑白日梦
    2022-05-08
    “你们瞧,一个人的档案是永远也称不上齐全的。一桩案件哪怕过去了一个世纪,所有当事人都死了,也从来不能真正称得上完结。”
  • 历史编辑白日梦
    2022-05-08
    几分钟后,鲁道夫反锁了房门,坐到情人遗体旁边的床上,将左轮手枪对准右太阳穴,平静地崩碎了自己的头颅。他那原本承载着巨大期望开始的人生,最终在孤独与苦难中走到了终点。
  • 历史编辑白日梦
    2022-05-08
    维也纳对自杀风气的推崇,对戏剧化细节的近乎无脑的沉醉,可能对玛丽的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而且,她狂热的头脑似乎已经设想过将与皇储一同赴死作为向上攀爬的最后一级阶梯,从而使她所信仰的浪漫神话变得不朽。她如果不能分享他的人生,那么就分享他的死亡,从而对他、她的家人和青史证明她的爱意。如果匈牙利的王冠永远不会落在她的头上,那么就用一顶殉难的王冠代替,让她在伟大的瓦格纳《爱之死》Liebestod乐章中得以永生。
  • 历史编辑白日梦
    2022-05-08
    在维也纳,自杀行为经过报刊的渲染,成了迷人的丑闻,给人以超现实之感。轻生被视为吹嘘的资本和冒险的体验,变成了一种可怕的大众消遣,迷住了帝国首都的上流人物。
  • 历史编辑白日梦
    2022-05-08
    女性对他施以奉承讨好的崇拜和令人室息的浪漫主义,在鲁道夫的猎艳生涯中早已屡见不鲜:这不过是游戏的一部分,短暂燃烧的热烈火焰将不可避免地熄灭。他会驾轻就熟地逢场作戏,直到兴趣消退。对鲁道夫来说,这段私情与别的消遣一样,终究是露水情缘。
  • 历史编辑白日梦
    2022-05-08
    质疑官方说法的报刊继续被收缴并销毁。在梅耶林发生的事,都成了皇家秘辛。“任何事,”弗朗茨·约瑟夫称,“都要比真相来得好!”
  • 历史编辑白日梦
    2022-05-08
    弗朗茨·约瑟夫和伊丽莎白为儿子的表现感到尴尬,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当鲁道夫越来越接近深渊的边缘时,他的情感崩溃是孤注一掷的呼救。
  • 历史编辑白日梦
    2022-05-07
    死亡的方式越是戏剧化,维也纳的报纸就越是连篇累牍地描写具体经过。自杀已成为娱乐方式,痴迷死亡是最新的时尚潮流。
  • 历史编辑白日梦
    2022-05-06
    古老的责任概念驱使弗朗茨·约瑟夫不断地前进,直面一场又一场的灾难,在一个充满敌意的现代世界中开辟出一处严格有序的庇护所。
  • 历史编辑白日梦
    2022-05-06
    哈布斯堡帝国是一座语言、种族身份、战争民族主义情绪和冲突信仰的巴别塔,因习惯蹒跚而行,仅存的联结是维也纳的君主
  • Faye
    2022-09-01
    二十年的人生经历,使鲁道夫成为一个极端矛盾的年轻人。他继承了前所未有的特权,也经历了给他带来心理创伤情感缺口的童年时期。家庭生活没有给他任何安慰:疏远的父亲、缺席的母亲和奥地利宫廷的繁文缛节,只会强化他孤立和异化的感觉。不得章法的教学体系唤起了他敏锐聪慧头脑中想象力的火花,却没能让他养成分析矛盾信息并进行逻辑推理所需的技能。自由主义的倾向与他自身立足的专制观念发生了碰撞,导致他对于未来的想法充满矛盾。正是这样一个情感脆弱的年轻人,其瘦削的肩膀承担着他父亲动荡帝国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