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第11版)
最新书摘:
-
哈哈哈皮2022-07-01这一发展对佛教传教运动来说也必不可少。当佛教传道高僧进入一个新的国度的时候,他们没有必要请当地人放弃其本土神灵;这些神可以被视为佛陀的不同化身,对他们的崇拜能够继续存在。印度教把乔达摩看成毗湿奴的一个化身,借此吸收佛教;佛教也以同样的方式,通过把新国度的本土神看成诸佛之一的化身吸收了许多其他宗教。大乘佛教还发展出一个菩萨(Bodhisattva)阶层,他们能够帮助与生活中的困难做斗争的人类。大乘佛教教导说,某些人在他们有生之年的某个时间点已发愿要成为菩萨(未来的佛)。然后,通过过典范的生活,他们能积攒功德。在离世后,这些菩萨推迟涅槃的时间,直至所有生灵都能达到涅槃的那刻,并与人类分享他们的功德。人们认为,一些菩萨居住在天上,而其他菩萨继续变身成人。人们相信他们会回应寻求帮助的人。大乘佛教的菩萨观念是基于古老的早期佛教和上座部佛教的本生故事的传统。在这一传统中,未来的佛被称为菩萨。大乘佛教与古老且相对保守的佛教传统不同的一点是,他们将菩萨视为救星和大众虔诚敬拜的主要对象之一。
-
哈哈哈皮2022-07-01虽然佛陀很少花时间来揭露种姓制度的弊端,但是,他把所有种姓的人都接纳入他的修会中,这一做法有效地打击了种姓制度的核心。只有斯里兰卡的佛教仍保留着种姓制度,在此,每一个主要的种姓群体都有自已对应的修道团体。
-
哈哈哈皮2022-07-01许多西方人倾向于将佛陀想象为一个又胖又快活的人,因为他们受到中国雕像的影响——这种将“佛陀”刻画得非常圆润的雕像经常出现在中国餐馆和商店中。然而,这些雕像并非是在刻画历史上的佛陀。据说在修习苦行的这一时期,乔达摩变得很瘦,当他用手抓向自己的腹部时,便能触及脊背。
-
哈哈哈皮2022-07-01起初,乔达摩认为,困扰他的问题的答案就在各种哲学学派中。因此,他跟随一位印度教的宗教教师学习了一段时间,但是,他对自己的学业并不满意。乔达摩尝试的第二条道路是苦行主义。从耆那教的大雄和他的门徒的生平中可以看到,在公元前6世纪,追求苦行主义是一种为社会所认同的解决人生问题的方案。
-
哈哈哈皮2022-07-01一位耆那教徒会竭尽全力避免伤害任何生物;他们是素食主义者,不使用皮革制品,因为制造这些产品必然会杀生。一些耆那教徒非常注意不接触肉制品,如果一口锅先前被用来烹制肉食,那么他们不会食用此锅烹制的食品。耆那教的僧侣以筏驮摩那为榜样,走路的时候会清扫面前的道路以避免踩死昆虫,把要喝的水全部过滤以保护其中可能存在的任何生命。甚至有时,耆那教徒会将其对生物的关注推及老鼠。大多数者那教徒不会从事包括农业在内的任何可能涉及伤害人或其他生物的职业。因此,耆那教几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城市宗教。…这些禁律迫使耆那教徒经商。这一事实与他们因诚实和有德而得到的声望一道使他们成为杰出的商人。一个开始志在苦行和清贫的教派凭借着它对生命的尊重已变为印度最富有的阶层之一,这确实是悖论性的。
-
哈哈哈皮2022-07-015.2 耆那教的教义和其他印度宗教一样,耆那教视生命为无穷无尽的生死轮回。人们出生,走过自已的生命旅程,继而死亡,然后再次出生。这是印度宗教始终围绕的问题。一个人如何才能摆脱生死轮回不再降生?印度教给出了各种不同的答案,佛教和锡克教也是如此。耆那教认为,因为人造了业,所以他们被束缚于生命之上。文献摘选所有生物的现有存在方式都归因于他们自己的业;他们怯懦,邪恶,遭受潜在的痛苦,误入歧途(在生死轮回中),经受生老病死的磨难。筏歌摩那教导人们说,业作为各种活动的结果在个人身上被确立起来。因此,对于一位耆那教徒来说,理想的生活只能是尽可能少做事情,以此避免造业并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
-
哈哈哈皮2022-07-01与数论体系相比较,吠檀多是一元论的,而且认为在宇宙中只有一个真实的实体。这一实体可被称为神或梵。除了梵以外不存在任何其他东西。人类世界以及其中的肉体、灵魂和物质实体并不真正存在。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是基于虚假的认识(摩耶),这一虚假的认识遮蔽了梵的真实性。人类认识不到梵,与此相反,他们试图紧紧抓往生命里的各种客体,而这些客体像海市蜃楼一样,总是从我们的把握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事实上,只有梵是真实的。因此,人类的基本问题并不是邪恶,而是无知。人们不知道实在的真实本质,而且相信他们是与梵相分离的独立个体。因此,这种无知将他们束缚在无止无休的生死轮回之上,直到他们通过知识获得解脱。
-
哈哈哈皮2022-07-01梵——终极实在是印度教思想的核心。他是完整而不可分割的。然而,古典时期之后的印度教则视其有三种形式或功能。此三者[称为Trimurti(三相神)]分别是创造、毁灭和保护。梵的这三项功能中的每一项都由一位古典文献中的神来表达:梵天,创造者;湿婆,毁灭者;毗湿奴,保护者。这三位神中任何一位的信徒都常常认为他们自己选择的神身上有着梵的所有这三项功能。
-
哈哈哈皮2022-07-01印度教是其他三种宗教的来源。公元前6世纪,两种改革运——耆那教和佛——从印度教内部兴起,并对传统的印度教观念发出挑战。这两种宗教一度看上去甚至会取代印度教。然而,仅仅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印度教便吸收了它们的明显特征,重新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今天,耆那教是印度的一个少数派宗教;佛教虽然在亚洲其他国家有很大的影响,但它在印度却只有少数追随者。公元15世纪,穆斯林入侵印度之后,锡克教兴起了,这是一个既具有类似于伊斯兰教的特征,又具有类似于印度教的特征的宗教。然而,它一直都是一个少数派宗教,而且一直集中在现代印度的西北部。印度教通过吸收这些宗教的内容并把它们的明显特征纳入主流印度教思想来面对这些挑战者。
-
哈哈哈皮2022-07-01《摩奴法典》绘制了种姓制度的略图。种姓是世袭的职业群体。跨越种姓界线的婚姻十分罕见。四个主要的种姓集团是婆罗门(僧侣),刹帝利(统治者和武士),吠舍(手艺人、商人和农民)和首陀罗(体力劳动者)。此外还有达利特(贱民),或称“不可接触者”,他们从事着最卑下和在宗教意义上最肮脏的工作。
-
哈哈哈皮2022-07-01在非洲宗教中,正是祖先的这种既可害人又可助人的能力使他们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非洲人对其他任何神的惧怕与他们对祖先的惧怕和敬重相比,几乎都是无足轻重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对其祖先怀有敬畏与尊重之情,而非洲人却经常惧怕其祖先。对于非洲人来说,祖先经常是反复无常和不可预测的。……因为对死者的敬畏是非洲人意识的一个基本部分,所以人们相信是祖先而不是神灵在执行社会和道德法规。因为非洲人极为关注祖先,他们经常向祖先供奉礼物和祭品。
-
哈哈哈皮2022-07-01全世界的多神教普遍信仰一位在创造了世界之后又从对它的积极参与中撤出的至高神。许多非洲人同样具有这种信仰。虽然大多数非洲宗教在日常实践中是多神论的。但是它们普遍相信,在所有较小的男神、女神、精灵和祖先之外,还有一位创造了宇宙并在某种意义上仍在统治宇宙的至高神。
-
哈哈哈皮2022-07-01为了在生命的某个关键点获得特殊力量,美洲原住民经常寻求使他们与灵界发生接触的幻象。在青春期的年轻人尤其要寻求幻象(vision quest)。在生命的早期,孩子就被教导,在某一天,他们必须独自一人走入荒野并寻求灵界的幻象。当寻求幻象的时间到来的时候,人们可能将年轻人从家中送出去并要求他独自生活一段时间,直到获得幻象。对幻象的寻求经常伴有几天时间的禁食。一般来说,寻求幻象的年轻人身边没有食物,可能连水都没有,只有极少的必需品和衣物。这样做是为了让个人在神灵面前表现出穷困和卑微。有时,人们将年轻人的脸和身体画成部落里某个特殊成员的模样。当幻象来临时,神灵经常在一种如梦如幻的状态中以动物的形象出现。当这种幻象出现时,这种动物就成了这位年轻人的特殊监护者,人们可能更改这位年轻人的姓名以将这种动物包含到姓名中去,这种习俗被称为图腾崇拜。
-
哈哈哈皮2022-07-01在某种意义上,美洲本土宗教是多神论的。整个大自然都充满了神灵。近在咫尺的是出现在幻象中的动物神或植物神,还有各种动物守护神以及生活在阴曹地府的亡者魂灵。大自然在许多神灵的身上被人格化了。在大自然心脏部位的是地母(Mother Earth),她为人类提供大地的赏赐。雷电被认为是个体式的生命。因此,在最广泛的意义上,美洲本土宗教是多神论的。美洲原住民相信在宇宙中存在许多不同等级的神灵。尽管如此,许多美洲本土宗教还是认为,在众多的自然神之外,还有一个唯一的至高存在。他们信仰的至高存在,某种意义上在许多基本宗教中都可以找到。这些宗教采取这样一种见解:在所有较小的神祗之上和之外,有一个至高神,然而这一至高神与人间的关注相分离。日常生活的问题是自然神的事情,有时是祖先的事情。人们祈祷和关注的是这些神灵。他们很少吁求至高神,可能只有在极为紧急的情况下才会求助至高神,而且在宗教对话中也很少提到至高神。许多美洲本土宗教对至高神采取的便是此种态度。
-
梦不得渡2022-09-19藏传佛教的另一个特征是它使用“唵嘛呢叭咪吽”这样一句真言,它的意思是:“呕,莲花中的宝石,唉。”
-
梦不得渡2022-08-11殖民者的第一项行动就是致力于使美洲原住民改信基督教。这一运动持续开展了5个多世纪,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政府经常向传教士提供支持和援助,认为使原住民改信基督教有助于平定那些反对欧洲人侵犯其领土的团体。某些形式的基督教坚持一种“要么完全信,要么完全不信”的极端立场。对原住民来说,这意味着要想成为基督徒,就必须背弃他们从前的宗教和文化。
-
删除脆脆鲨2021-03-18本书的内容是从数百个宗教中选出的,选取时主要考虑以下六个基本要点:(1)它们通常一一但并不总是一一以某种方式论述人与(精灵、祖先、神和恶魔所在的)看不见的世界之间的关系;(2)它们通常都建构了一个关于看不见的世界的神话体系并设计出一套宗教礼仪以与看不见的世界交流或向其寻求宠;(3)它们通常在自身历史的某个点上建构出制度化的礼仪、寺庙、祭司和经典的体系;( 4)它们通常具有关于死后生活的某些论述,这种死后的生活或是指人在死去后继续生活在某些阴森的冥府中,在某些宗教的描述里则是在天堂和地狱中,或是指人的转世重生;(5)它们通常都制定出一套行为准则或道德秩序;(6)它们一般都吸引了大量追随者,无论是在当下还是在过去的某个时候。
-
删除脆脆鲨2021-03-18英语单词 religion衍生于拉丁语单词 religio,它指一个人在神灵面前感到的恐惧或敬畏。
-
唱唱反调2021-10-16作为人类需求之投射的宗教理论19世纪最具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是国哲学家路德维希费尔哈(Ludwig Feuerbach 1804-1872)。在他有影响的著作《基督教的本质》( The Essence of Christianity)和《宗教的本质( The Essence of Religion)中,费尔巴哈说,宗教本质上是人希望和需求的投射。他把宗教视为表达人类境遇的梦幻。根据费尔巴观点,当人们面对生活的挑战的时候,他们倾向于将自己视为孤苦无助的和依赖于神力的。因此,他们试图通过想象解决他们的向题;他们想象出或投射出一个可以帮助他们的善的或强大的理想的存在。人类并不是根据上帝的形象创造出来的而上帝倒是根据理想化的人类形象创造出来的。费尔巴哈认为,人在天上寻找他们不能在地上找到的东西。因此,在最基本的层面上,宗教是希望的一种形式。费尔巴哈认为,当人变得有知识或强大的时候,宗教就趋于消亡,并被技术与政治学代替。
-
唱唱反调2021-10-16就认识精神性存在的世界而言,人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人类试图通过巫术控制自然界。当人类认识到不可能通过巫术控制大自然的时候,他们就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宗教,它的前提似乎是人类可以乞求大自然与他们进行合作。当人类看到宗教也无用时他们就在第三阶段诉求于科学在科学中,一种更为理性的关于自然的理解发了数力。因此需要雨水的现代农民既不诉求于师也不诉求于条司,他诉求于科学家。科学家将进行人工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