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命陷落时

最新书摘:
  • YC
    2014-10-23
    有些人或事会揭开我们以往还未解决的问题,碰到这样的人或事,我们都可以当做喜讯来看待。
  • YC
    2014-10-23
    轻松地安住在当下,轻松地面对绝望、面对死亡,不要抗拒因缘的结束、事物的消失。事物并没有永恒的本质,万事万物随时都在改变 - 这就是最基本的真理。所谓的绝望与死亡,指的就是面对事实,不逃避。
  • YC
    2014-10-23
    安住在这种动摇的状态里 - 安住在破碎的心,安住在胃痛,安住在绝望,安住在报复心之上 - 才是真正的觉醒之路。守着那份疑虑,抓住在混乱中放松的诀窍,不要惊慌 - 这就是精神修为。掌握理解自己的窍门,温柔而慈悲地体会自己 - 这就是勇士之道。
  • zozo
    2013-06-16
    如果怀着侵犯之心而坚持己见,即使我们的主张非常的正确,其实都只是在替这个地球增加侵略性罢了;这个地球因此更加暴戾、痛苦。培养不侵犯的心,就是培养和平。
  • zozo
    2013-06-15
    这尴尬的、暧昧不明的一刻,就是我们的慧心。在日常生活混乱不确定性中,便存在着我们的慧心。
  • 伊娃要养猫
    2013-05-04
    碰到问题 事情总能照做不误
  • 长猩猩
    2011-02-17
    佛性巧装成恐惧,踢我们的屁股,要我们学会接纳。我们现在所说的是了解恐惧,直视恐惧-----这并不是说要将其视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要完全除去我们以往看、听、闻、尝以及思考事情的方式,真相是我们只要一开始这样去做,就会越来越谦卑,因为执着理想而产生的傲慢已经没有存在的余地了。修行中的种种发现与相信什么东西无关,却和死去的勇气有关,和不死的勇气有关。
  • 长猩猩
    2011-02-17
    凡事看清楚,面对真实去生活,不被虚假所困。看清本末,知道回归生活,珍惜生命,而不纵欲、追逐和占有,这就是只能。多年我从事助人的工作,发现痛苦的根源,是生活偏离真实所致。生活本来是现成的,每个人注定要依自己手中所握的资材,来实现其生活;随自己的根性因缘,走他的人生路。每一个人都是唯一的、独特的,都值得肯定。但大部分的人,不愿意接纳自己、实现珍贵的自己,反而要把自己变成别人的样子,抄袭别人的人生。放弃了自己,荒芜,背叛自己的生活,这样怎么可能活得愉快呢?
  • Venus
    2023-07-04
    在藏文里面,“希望”是rewa 这个字,恐惧则是dokpa。但是这两者常被写在一起,变成了re-dok。希望与恐惧是一种心情的两面,有其中一面,必有另外一面。这个re-dok就是我们痛苦的根源。在希望与恐惧的世界里,我们永远都想改变电视频道,改变气温,改变音乐;因为已经有什么东西开始令人不安、难受、痛苦,所以我们才要选择另外的出路。然而抱持的如果是非有神论的心境,放弃希望反而是一种肯定,是开始的开始。你甚至可以在冰箱上面贴一句“放弃希望”的格言,而不是“每一天、每一方面我都越来越好”这类的励志小语。希望和恐惧来自于感觉自己缺乏了什么东西,来自于有所欠缺的感觉。我们就是无法轻松下来。我们总是紧抓着希望,于是希望便反过来抢劫我们当下这一刻。我们总觉得别人才知道真相是什么,而我们是有所欠缺的,所以我们的世界就少了一些东西。
  • Venus
    2023-07-04
    有神论和非有神论(nontheism,译注:这里指的不是“无神论”[atheism])的差别并不在是否相信神。不管是不是佛教徒,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碰到。有神论相信我们有一只手可以牵:只要我们事情做对了,就会有人欣赏我们,照顾我们。意思就是说,只要我们需要被照顾,我们永远会有保姆。我们总是把自己应负的责任推给身外之物,把自己的权力让渡给别人。非有神论则是轻松对待当下这一刻的暖昧不明和不确定,也不寻找什么东西来保护自己。有时候我们以为佛法是我们自身以外的东西——让我们信仰、让我们依靠的东西。然而,佛法既不是信仰,也不是教条,而是彻底认清无常与变易。如果企图抓取佛法的精神,它就崩解了。我必须不抱希望,才能有所体悟。从古至今已经有许多慈悲而勇敢的人体验过它,也教导过它,其中的信息就是无惧。衡影绝对不是让我们盲目追随的信仰。佛法完全不给我们任何可以攀附的东西。非有神论就是明白你没有什么保姆可以依赖。你才找到一个不错的保姆,不久她就走了。非有神论就是了解来了去的不只是保姆,其实整个生命都是如此。这就是真理,真理是很不方便的。
  • 反正还可以……
    2021-02-24
    生命的本质是充满着挑战的。生命有时候,有时。你的身体有时紧张,有时轻松开放。你有时候头痛有时候又觉得自己百分之百健康。从觉醒的观点来看,把松的线头绑起来其实是一种死亡,因为这么做,排除了许多生命基本的经验。把所有崎岖不平的地面铺平一一如此对待生命其实是一种侵犯。自要想彻底活着,做个完整的人,或是要想完全觉醒,就得不断地被抛出巢外,不断地进入无人之境,保持清新,鲜活地体验每一个当下。活着,就是要一次一次地死去。从觉醒的观点来看,这就是人生。死亡就是抓住已有的东西不放,希望每一次的经验都向你保证、祝贺,让你觉得自己完全没事。所以,我们虽然说死魔就是恐惧死亡,但实际上是害怕活着。
  • 皮夹皮
    2016-07-05
    言语的安歇好像没有弦的鲁特琴。这一把鲁特琴虽然没有弦,还是能发声。这个意象代表我们的言语己经有了定性。然而这并不意味我们必须控制什么,或是必须很严肃,很努力地不要讲错话,它指的其实是我们说话率直而又能自制。我们不会因为没有人开口说话就焦虑不安地找话说。我们不再像喜鹊或乌鸦一般喋喋不休,因为我们什么样的话语都听过了。我们听过赞美,也听过侮辱。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愤怒会是什么状况,每个人都很宁静又是什么状况。我们放心地活在世上,因为我们己经对自己放心,所以不会因为紧张,因为习惯的模式而总想利用嘴巴来逃避。我们的言谈己经被驯服:我们一讲话就和别人产生真正的交流。讲话这种能力是一种天赋,我们不该利用这种能力来表达神经官能症,而浪费了这种天赋。
  • YC
    2014-10-23
    正念的意思就是安住在你的当下。
  • YC
    2014-10-23
    生命陷落既是一项考验,也是一种治疗。我们都以为重点是要通过考验,克服问题,然而,真相是问题并不会得到解决。事物聚合之后必定分离,接着又是聚合与分离。治疗就是容许这一切自然地发生 - 接受悲伤,也容许悲伤减轻;接受痛苦,也容许喜悦出现在我们心中。
  • zozo
    2013-06-15
    然而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消解二元对立的挣扎,去除我们总想对抗内在与外在处境的惯性倾向。这些方法是要我们朝着困难迎上去,而不是退缩。不过我们时常得不到这种鼓舞。
  • 小t
    2013-01-30
    一旦站在未知的边缘,完全意识到当下,却又没有任何寄托,这时每个人都会觉得双脚落空。然而就在这个时刻我们的理解会深化,我们会发现当下是非常脆弱的一刻。这一刻实在令人焦躁不安,却又是完全温柔的。
  • 长猩猩
    2011-02-17
    恐惧乃是生物的自保本能,我们内心的反应---------包括心动念、情绪和各种身心的觉受---之中,处处可见恐惧的踪影。大部分人所提供的解决之道,几乎都是一些不直接面对恐惧的安慰与纾解方法,然而佩玛本着大手印的传承精神,提醒读者”勇者并非无谓“而是愿意亲近恐惧、揭露恐惧、探索恐惧,也就是静观事物崩溃而丝毫不逃避当下。”安住在原处不动,钉牢在原来的时空点上“这份内心的实修体悟,就是正念或藏密所强调的”处理能量"要达到的目标。
  • 长猩猩
    2011-02-17
    许多人惧怕面对现实,找了许多理由来曲解现实,为的是逃避它的挑战。结果,不但照成疏离与挫败,心智成长的机会也断送了。我相信,心灵的不幸,就肇端于此。人们最常犯的错误时:用成见或主观的想法,一厢情愿的奉为圭臬。曲解现实,然后依据错误的解释来看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