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之颂
最新书摘:
-
FACT2022-01-03人们不需要跨越大西洋去发现类似的道德多元性的挑战。援引美国对于堕胎和同性婚姻问题的争论就足以说明问题。
-
FACT2022-01-03启蒙时代那种宗教宽容的价值观念无疑是由对惨烈的欧洲宗教战争之深恶痛绝所激发——并且可以肯定,神学上的掩盖并不能对那些血腥的战争给予辩护。然而,多元化不但影响宗教而且影响到道德。且作为道德基石的价值之多元化较之于宗教多元化更难以对付。
-
FACT2022-01-03总之,很难把多元化的“妖魔”重新装进瓶子。
-
FACT2022-01-03无论情愿与否,教会不再是宗教的垄断者,反而变成自愿联合体( voluntary associations)。
-
FACT2022-01-03让—保罗·萨特主张“人被宜判为自由”,这作为一般的人类学命题是有问题的,但作为对现代人性的一个描述却甚为贴切。
-
FACT2022-01-03现代性趋向于去制度化。值得注意的是,盖伦也把后一过程称为“主观化”( subjectivization)。以往无需思索、依靠制度性程序去行动就可以生活的地方,在今天,个体却得依靠他或她的主观智能加以检视:我要相信什么?我如何行动?我究竟是谁?
-
FACT2022-01-03在盖伦的辞典中,一个社会具有理所当然性的行为程序被称作“制度”( institution)。强势的制度运作起来犹如本能——个体自动地遵循制度程序,不需要停顿下来反思。正如一个没有“后台”的社会就会瓦解、陷入混乱,同样的道理,没有制度(依此所定义的),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继续存在。但是,制度性程序的范围随着社会的不同而变化,“前台”和“后台”的相关大小也如此。当某些东西从“前台”移到“后台”时,我们可以谈论“制度化”( institutionalization),相反的过程则可称之为“去制度化”( deinstitutionalization)。
-
FACT2022-01-03“前台”与“后台”的不同可以简要地描述如下:“后台”的行为可以自动地进行,无需反思,个体简单地遵循为他规定好的程序就是。相比之下,“前台”的行为则需要反思个人应该走这边还是那边?“前台”与“后台”的平衡关系已经深受现代化的影响:我们早先提到过的选择机会的增加已导致反思行为的相应增多。赫尔穆德·谢尔斯凯( Helmut Schelsky),一位比盖伦晚降生不到十年的德国社会学家,把这一事实称之为“持久性反思”( Dauerreflektion)。今天,永久性反思在个体和社会的层面皆可以见到。个体被不断引向他们是谁以及应该如何活着这样的问题追问,一大堆的治疗机构严阵以待,准备协助他们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在社会层面,教育系统、媒体和大量的(被贴切地命名为)“智囊库”( think tanks)针对整个的社会问同样的问题:我们是谁?我们正走向哪里?我们应该走向哪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性正在遭受一种意识的饱胀之苦。如此多的现代人焦躁不安,也就不足为奇。
-
FACT2022-01-03反过来,一个仅由“后台”构成的社会也将全然不是人类社会,而是机器的集合体——一幸运的是,这是一种人类学上(大概生物学上也一样)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
FACT2022-01-0320世纪中叶,德国社会学家阿诺德·盖伦( Arnold Gehlen)创造了一组非常有用的概念,对上述的进展予以说明。人类的每一个社会(包括可能的新石器时代社会)在允许给它的成员一些选择机会的同时,其他的选择机会则被具有理所当然性的行动程序预先规制。其中,盖伦把选择机会被允许的生活领域称为“前台( foreground),选择机会被预先规制的领域称为“后台”( background)。两个领域皆具有人类学上的必要性。一个仅由“前台”构成、每一个问题都属于个体选择事情的社会不能够长久维持自身,势必会陷入混乱。
-
FACT2022-01-03实际上,一个现代社群所拥有的选择不但体现在不同的工具之间,而且还体现在不同的技术体系方面。这一选择领域的扩展不但影响到人类生活的物质方面,而且体现在认知和规范的各种层次,而这正是我们在此感兴趣的焦点所在。以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为例,比如说,什么是男人和女人?在前面提及的新石器时代的社群中,在这一问题上几乎不存在有任何的选择余地:对于这两种性别的性质以及随着这类被认可的性质而来的种种规范,存在着明显的具有约束力的共识。可是,在这一生活领域,现代化已极大地增加了可供选择的系列。
-
FACT2022-01-03在真正的多元性条件下所发生的东西,可以被归入到知识社会学所使用的一个范畴之下—“认知污染( cognitive contamination)。这建立在对一个基本的人类特性的认识基础之上:如果互相交谈,时间长了,就会开始影响彼此的思考。当这类“污染”出现时,人们发现,将其他人的信仰和价值归结为堕落、疯狂或邪恶会越来越难。虽然很慢但最终肯定会不得不承认:或许这些人挺有道理。这么想时,以往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关于现实的看法就变得动摇起来。
-
FACT2022-01-03在今天,即便生态旅游的组织者们处心积虑,也极难找到堪与上述村落相比拟的文化同质的地方——很可能根本找不到文化孤立的特例。(不消说,如果他们成功地找到了,他们自己的活动毋宁使那种质朴的纯真性快速寿终正寝,而此类纯真性正是他们汲汲以求、藉以吸引顾客的东西。)
-
FACT2022-01-03现代性使之多元化的理由很好理解: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大多数人类生活在具有以极高程度的认知和规范共识为特征的社群之中——也就是说,几乎每一个人都持有世界是什么以及如何在其中行动的相同看法。当然,经常也有边缘性类型,即那些对理所当然的看法进行质疑的人们,譬如说苏格拉底。但这样的个体很少。换言之,在各行其道的不同的群体之间,没有过多的对话和交流。社会隔离的壁垒很高。
-
FACT2022-01-03总而言之:现代性必然会导致宗教的式微,这是个不合理的观点。激进的启蒙运动的一些晚近儿孙(各地依然有一些)或许觉得会是这样。但很不幸,并非如此。如果现代性并不必然导致世俗化(除了在瑞典和德里大学的教工俱乐部外),那么在信仰和价值领域它带来了什么?我们认为,答案很明显:带来了多元性。
-
FACT2022-01-03启蒙时代的这类信念并未随着法国革命的结束而结束,实际上它以不同的形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在19世纪,这种信仰特别倚重于科学。人们认为,理性将为理解世界并最终构建起一种道德上优越的社会秩序找到一种准确无误的方法论。也就是说,启蒙哲学已演变成一种经验主义的科学。
-
不忍池2015-05-23多元化也改变了宗教机构以及这些机构间关系的社会学特征。无论情愿与否,教会不再是宗教的垄断者,反而变成自愿联合体(voluntary associations) 。对于20一些宗教机构(和它们的领导阶层)来说,这很难适应。……一旦教会不再可以依赖其文化上的理所当然性地位以及政府的强权来填充它的教堂席位,除了试图劝说人们使用它们的服务外,别无其他的选择。多元化也改变了宗教组织相互之间的关系。现在,它们在一个自由或相对自由的市场里作为竞争者而彼此找到了自我。一旦放弃了恢复或重建宗教垄断的计划,某种程度上他们必须承认竞争对手的存在。
-
不忍池2015-05-23人类的每一个社会(包括可能的新石器时代社会)在允许给它的成员一些选择机会的同时,其他的选择机会则被具有理所当然性的行动程序预先规制。其中,盖伦把选择机会被允许的生活领域称为"前台"( foreground) ,选择机会被预先规制的领域称为"后台"( background) 。在盖伦的辞典中,一个社会具有理所当然性的行为程序被称作"制度" ( institution) 。强势的制度运作起来犹如本能-一个体自动地遵循制度程序,不需要停顿下来反思。正如一个没有"后台"的社会就会瓦解、陷入混乱,同样的道理,没有制度(依此所定义的) ,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继续存在。但是,制度性程序的范围随着社会的不同而变化,"前台"和"后台"的相关大小也如此。当某些东西从"前台"移到"后台"时,我们可以谈论"制度化" ( institutionalization) ,相反的过程则可称之为"去制度化" ( deinstÏtutionalization) 。现代性趋向于去制度化。值得注意的是,盖伦也把后一过程称为"主观化" (subjectivization )。以往无需思索、依靠制度性程序去行动就可以生活的地方,在今天,个体却得依靠他或她的主观智能加以检视:我要相信什么?我如何行动?我究竟是谁?
-
不忍池2015-05-23在真正的多元性条件下所发生的东西,可以被归入到知识社会学所使用的一个范畴之下——"认知污染"(cognitive contamination) 。这建立在对一个基本的人类特性的认识基础之上:如果互相交谈,时间长了,就会开始影响彼此的思考。当这类"污染"出现时,人们发现,将其他人的信仰和价值归结为堕落、疯狂或邪恶会越来越难。虽然很慢但最终肯定会不得不承认:或许这些挺有道理。这么想时,以往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关于现实的看法就变得动摇起来。
-
不忍池2015-05-23在20 世纪的黎明时分即将来临之际,尼采曾以饱I含激情的绝对语调宣布上帝之死。现在,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一预言似乎并不合理。在宇宙现实中,上帝是否存在是另一个问题。并且,经验科学不能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上帝不能成为实验的对象。但是今天,在经验可以通达的人类生活的实存领域,却的的确确存在着大量的神灵,它们彼此竞争,以吸引人们的专注和忠诚。尼采曾认为,他站在一个无神论世纪的起点。现在看来, 21 世纪反倒是被打上了多神论的烙印,恰似许多古老的神灵携着仇恨卷土重来。借以摧毁宗教的工具当然是理性。在理性的冷峻光芒照耀下,宗教的种种虚幻将会隐退。……在20 世纪发展出来的宗教社会学领域,把现代性和宗教的式微相关联的,以"世俗化理论"而著称。这→理论主张:现代性,同时因为科学知识的传播以及现代制度对宗教信仰的社会基础的削弱,必然会导致世俗化的出现(被理解为宗教在社会以及个体头脑中的渐次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