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雄心
最新书摘:
-
咖啡店看星星2019-12-2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样的机构从未试图民主化,最多只是按各国的相对经济实力论资排辈,因此美国占主导地位,其次是欧洲。西方的世界秩序,按照“二战”后的习惯说法,是在民族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民主,而在全球层面弃民主如敝屣。这种全球秩序是反民主的,具有高度的专制色彩。
-
咖啡店看星星2019-12-25日本作为一个社会、一种文化,当它有了明确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后,就会全加以赴,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但如果为了适应已有所改变的外部环境,需要对这些目标和途径作一些调整、或者甚至要完全改写时,日本对于这样的转变似乎又觉得难上加难。于是,它会像法国那样,对于转变一拖再拖,直到最后这种转变积累成了需要通过革命才能完成的变革-------只不过日本人把这种革命称为“复兴”"罢了。
-
Fachidiot2013-12-03在饮食方面,英国类似于一个发展中国家,很少拥有自己的特色,而是广泛地吸收外来风味。美国也可以用相同的说法来形容,无论如何,它最初毕竟是作为混血儿来开始自己的独立生活的。全球化时代的一大特点是世界各地的食品风味相互融合,但是混合的程度却不应该被任意夸大。
-
Fachidiot2013-12-03张光直在他的开创性研究著作《中华文明中的饮食》一书中写道:“在理解人类文化的时候,饮食的重要性恰好在于其无限的可变性,可变性对于物种生存不是必不可少的。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食堂里,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中国学生吃中餐、印度学生吃印度餐、马来西亚学生吃马来餐的情形,大家各自坚守自己的饮食习惯,在这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共同语言。西方国家也同样如此:我们可能偶尔喜欢印度、中国或墨西哥的食物,但是我们一日三餐主要还是吃西式食物,这是铁定的规律。
-
Fachidiot2013-12-03当今绝大多数马来西亚妇女都习惯用纱巾包头,身穿马来套装(由围裙和短上衣组成)。面对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和多种族的融合,越来越多的马来西亚妇女都用头巾、短上衣、围裙来表现自己强烈的文化认同感。这一方面体现出对马来西亚传统的回归,另一方面也是对各种各样的伊斯兰传统的借用,通过使用极其大胆的颜色,表现出一种独特的马来风味。马来西亚人拥有强烈的时尚意识,当然,这主要是与中国人和印度马来西亚人单纯模仿西方着装的行为相比。
-
Fachidiot2013-12-03尽管日本的发达程度至少可以与许多西方国家相提并论,但是在本质上,日本与西方国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比如,社会关系的性质、机构的运作方式、家庭的特征、国家扮演的角色、政治体制的运转方式,都深刻地有别于西方。所以,无法想象把日本的现代性描述成与美国或欧洲的现代性相似,更不用说它是后者的代名词了。这种情形同样适用于中国,其通往现代性的途径也是极具特色的。国家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建造起来,并且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现在和过去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国家也表现出根本不同的特质,不仅仅是因为过去在现代化过程中孕育的方式,同时还因为中国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重视自己的历史,并受历史影响至深。
-
Fachidiot2013-12-03即使是在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内的极具艺术气息的电脑公司,那些拥有美国博士学位并且已经在硅谷工作多年的员工,也会摆上贡品,烧香拜佛,祈求上苍保佑自己好运。这些例子不能仅仅从刚刚逝去的历史这个角度来解释,毕竟它们也反映了内在的文化差异。无论何种缘由,“前现代”思维方式的继续存在,是许多东亚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
Fachidiot2013-12-0320世纪上半叶,工业化国家的精英俱乐部继续被19世纪实现经济腾飞的那些国家主导着,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1914年以前的世界发展模式似乎已被冰封,20世纪错失经济良机的国家,再也没有机会分得一杯羹。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相继加入了它们的队伍,随后,中国大陆也步入了这一行列。世界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之快的增长速度。1820~1870年,英国的GDP年增长率仅超过2%,而美国同一时期的年增长率也刚刚略高于4.2%。此外,后来的亚洲新兴国家——中国,甚至创造了比先前亚洲四小龙还要高的增长率。其结果是,一个拥有大约20亿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快速和积极的转型,东亚地区的贫困水平下降到2007年的不到25%(该数字在2006年是29.5%,1990年是69%)。
-
资深咖啡合伙人2012-10-08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拥有个性的其他文化不能在现代性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毕竟自1960年以来,其他文化实现现代性的情形时有发生
-
资深咖啡合伙人2012-09-23西方主流观点,只存在唯一一种实现现代化的方式,那就是走西方的道路,包括接受西方制度、价值观、习俗和信仰
-
资深咖啡合伙人2012-10-08在实现现代性的过程中,欧洲面对的是极为特殊的形式:外部威胁的相对缺乏、殖民主义、工业优势、相对缓慢的增长、欧洲内战和个人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