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
最新书摘:
-
豆友578184802021-06-02清得天下正之与否,如同康乾是否盛世一样是当时或后世人们的主观判断。治史者信仰不同,其所取价值尺度也必然有异。两种不同的信仰之间,根本无法进行对话。即使一方列举某些所谓“客观标准”,其实仍多含其主观信仰。所谓正统,即政权的合法性,乃属于政治道德范畴。而合法以及认同,与其他政治道德一样,亦属主观价值判断,势不能避免价值尺度的主观选择。饶宗先生有所谓“历史之秤”,认为只有经过“道德评判”,才能赋予历史以意义。事实上也绝无纯客观叙述的历史,但历史的客观性却无法否认,政治道德唯有经受历史实存的检验才具有价值。问题在于,人们如何去采摘并赋予客观事实以历史意义。论史者的价值信仰不同,其所看到的历史意义也必然迥乎有别。但这不是道德相对主义的泥沼。人类道德良知的构成虽然是多重的,然其趋向却渐归单一,即只能以人类历史各阶段人民大众主体的意愿和福祉为皈依,而绝不能依政治权利运动造成的现实为转移。
-
联彬2016-03-22按照现代文化心理结构,异质文明中的物质生产生活和社会制度层面的相互借鉴是易于发生的,而各民族在语言文化、宗教信仰和内心价值观念等层面却具有相当的韧性,民族性往往在这一层面凸显出来,很难为先进的异质文明所削弱。问题在于,在玄烨身上,这两个层面的矛盾冲突是如此激烈,乃至不贬低异质民族性的根本价值,即认为无法保持本民族的原质。换言之,玄烨的本民族认同必须建立在对他民族的鄙视排斥之上,实际上是一种极偏狭的民族观。有鉴于此,我们就更加确定,玄烨心理深层所持奉的“中正诚敬”,并无什么玄妙之处,其实就是谨守满洲旧制,不令随时而衰。朱熹所发明的尧舜禹汤递相传授的“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一秘传心诀,在玄烨那里,无疑就是牢牢秉祖宗家法
-
月亮与麦田2022-04-09玄烨既深受“汉人学问皆胜满洲百倍”的刺激,欲改变这一局面,必须从两方面着手:即通过西学对传统学术中的天象、历法、地理之学予以新解;同时强调实际中的格物,知人论世,以贬低汉人的书本之学为空疏,实则仍以实用政事以定学术之优劣真伪。这两方面,玄烨以帝王之尊,皆能因利乘便。玄烨当然不仅是表达自己对义理的体验,实则示意治统之外绝不允许另立道统。他明白告诉汉人,没有如他那样实际践履,没有达到他那样的洞悉事物民情,绝无可能获得道统之传。汉人之间的道统之争,直如市井之人,徒自标高。而他则不然,“朕素读书,留心经史,实为治道。非比书生议论是非,寻章摘句之用也”。“朕敦好典籍,于理道之言尤所加意。临莅日久,玩味愈深。体之身心,验之政事,而确然知其不可易”。由此可见,玄烨的格物致知,无人能比。值得警惕的是,玄烨反对“人皆可为尧、舜”,不主张学颜子,即意味杜绝“内圣”一途,实针对宋明儒学整体而发。玄烨所谓尊崇理学,完全出自政治需要,于此可见一斑。理学既被玄烨引入缘饰政事的焦芽绝港,势必也因此而亡。以汉族经典来印证满洲旧制,这恐怕出乎所有向玄烨讲诵先王之道的汉族士大夫意料之外!用夏变夷的结果,经过玄烨的改造,却转化成对本民族的认同。这真是异质文化冲突交融中颇为有趣的现象,值得我们重视:第一,玄烨对本民族的强烈认同,是三藩之乱后进行反思的结果。只有历经八年满汉冲突震撼的玄烨,才有可能以追寻远祖来增强本民族的自信。从他遣人探寻长白山,到亲临祭祀,再到论证中原泰山起源于满族发源地的长白山,以及承认满族为大金女真之后裔,都表明玄烨意识上潜藏着一种深刻的危机。而这种意识的现实基础,就是满族在离开自己发源地而深入人数众多的异族包围之中,并且从各方面感受到满族统治权面临的威胁。玄烨晚年时时担忧危机四伏,稍有不慎,祖宗基业即会颠陨。他所谓“中正敬诚”,所谓“居敬”的内涵,不过如此。玄烨爱谈天人感应,其实多用...
-
月亮与麦田2022-04-09直至李自成攻破北京前夕,明朝君臣在是否放弃辽东,调吴三桂入京问题上犹豫不决,仍狃于“弃地非策,不敢主其议”,“一寸山河一寸金”。这种彼此推诿,坐失事机,确实是王纲解纽,国之将亡的征兆。但也毋庸讳言,明廷君臣的这种固执迂腐,正是多年来满洲大军残暴野蛮行径所引起的思想和心理反应,即绝不承认满洲贵族凭借武力屠杀进行的征服。今人论史,却在指责崇祯亡国之余,遂堕入成王败寇一途,竟为清廷暴力征服作辩护,岂不谬哉!大清国八旗制国家的实质,决定了满洲贵族掠夺无厌的本性,根本不会满足已有的疆域。因此,就皇太极而言,所谓和议,实则借机修整士卒;而议和不成,又成为发动下一次战争的借口。清军数次大规模入关,杀人盈城,每获人畜数十万而归,既施压于明朝,亦可满足八旗大小奴隶主的贪欲。这完全是一种赤裸裸的野蛮劫掠。在这种暴力征服面前,任何一个政权只要尚能支撑,都不会轻易地接受屈辱的议和。清初汉族人民不惜牺牲,奋起反抗满洲政权的血腥统治,所体现的同样是绝不屈服外族暴力征服的民族精神。
-
道理大抵都听过2019-05-06满洲将士残害地方屠掠生灵,何尝见玄烨处分一人?所有谕旨禁令皆为欺人之谈。
-
遄周弥格2017-01-17玄烨谓李光地曰:“汝辈汉人,说予向征噶尔丹时,不必如此穷黩,身蹈不测之下;太平当休养生息。此都是不知事务语。本朝以四十八家为藩篱。噶尔丹自恃强胜,煽动四十八家。若四十八家为所煽诱并吞,我兵出则彼去,我兵归则彼来。噶尔丹边衅一动,兵疲于奔命,民穷于转饷,欲休养生息,得乎?所以予不惮亲征,去此大害,今而后庶可言‘休养生息’四字。”
-
百丈怀海2020-05-19【1】详见《张诚日记》。张诚竭力将玄烨描述成一位东方开明君主,但考虑到张诚来华的背景是受法国皇家科学院资助,必须显示在华的活动甚有成效,报告中很可能言过其实。
-
江南无所谓2021-06-27中国长期的专制集权统治使权威主义盛行而且根深蒂固,无形中支配着人们的意识或转为潜意识,极难消除。他们虽不属于高官显爵,却习惯仰视权力顶层,并将其神化,由此妨得了他们的透视力,无法觉察历史的真实气息。研究者如果缺乏自省意识和批判精神,则其结论必然是皈依于威权。而历史上的威权,往往就是现实中威权的幽灵。作为现代的历史研究者,负有解剖自身的任务,在考察历史的同时,也需要质疑自己的良知,假如我们还有良知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