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时代的历史书写与皇帝权力起源

最新书摘:
  • 寒鲲
    2017-04-10
    在汉代的皇帝权力结构中,一位“皇后”最为重要的身份可能并不在于为本朝皇帝之皇后,而在于次任皇帝即位之后,以“太后”之身份为新君提供可以倚重的“外戚”。以外戚传的形式编总诸皇后之传,其主要功能在于为诸帝之各家外戚提供其在皇帝权力结构中的坐标。
  • 寒鲲
    2017-04-10
    广义上说,凡属皇帝母族与妻族之成员,皆可视之为“外戚之家”。而狭义上说,则“外戚”仅指太后之父兄辈与皇后之父辈,即当朝皇帝之母族与妻族中居于帝之长辈地位者。
  • 寒鲲
    2017-04-10
    在“禅让”的王朝更替模式之下,新王朝的创业之主需要前代王朝的末世群雄来发挥“驱除”作用:既可以其“乱”来说明前代王朝之气数已尽,天命将移,又可以己平乱之功来作为接受禅让的资格。而“开国群雄传”在纪传体王朝史中所发挥的独特功能,也正是通过标示新王朝的“驱除”之所在,来塑造其创业之主对于前代王朝的“功臣”身份,以正当化其自“臣”至“君”的身份转换过程。
  • 寒鲲
    2017-04-10
    对于时人来说,汉王朝四百年之久的巨大存在乃是无可回避的历史现实。汉之后的任何新兴政权,无疑很难将这样的前代王朝与短命暴亡的嬴秦、新莽等量齐观。这些政权更为普遍的做法,是标榜自己方为汉王朝法统的真正继承者,并以各种手段进行自我正当化。
  • 寒鲲
    2017-04-10
    所谓“开国群雄传”,乃是中国古代纪传体王朝史中的列传之一种。其书写对象是与王朝“创业之主”之间不存在原初性君臣关系的前代王朝之末世群雄;其在纪传体王朝史中的位置则通常被置于本纪之后,诸臣传之前。
  • 寒鲲
    2017-04-09
    宇文泰“三分天下、人臣以终”的“周文王”形象,与前述北齐国史书写通过将“起元”前移,置“君之始年”于高欢创业之始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事实上也构成了宇文泰及其周边人群凝聚关陇人心以抗东敌的意识形态举措的一个重要部分。
  • 寒鲲
    2017-04-09
    在大统十七年西魏文帝卒后,宇文泰立帝之子废帝嗣位,改魏“皇帝”为魏“天王”,去年号,称元年,自己则“以冢宰总百揆 ”,是与魏、周禅让进程紧密相关的系列举措。此前一年也就是东魏武定八年,东魏、北齐的禅让进程正式完成,文宣帝高洋即皇帝位,改元天保。北齐王朝的宣告成立,对于宇文泰及其周边人群所主导的北周皇帝权力的起源,应该构成了极为重要的背景,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强有力的推动。若将西魏王朝大统十七年包括无年号纪年在内的系列措施(或许文帝之死也是这个系列的组成部分),视为宇文泰集团在北齐王朝成立这一历史事件面前所作出的政治回应,当无大误。
  • 寒鲲
    2017-04-09
    在北周初年,《周礼》、天王与不建年号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对应的密切关系。
  • 寒鲲
    2017-04-09
    正是由于自身政治、军事实力不及北齐,文化正统方面又不如萧梁,宇文泰及其周边群体才更加需要以意识形态方面的努力来凝聚关陇人心,以求自存乃至进一步的发展。拟《尚书》以布文诰,仿《周官》而改官制,其背后的动力莫不在此。
  • 寒鲲
    2017-04-09
    以刘宋大明六年徐爰撰修国史为转折点,在南北朝所实践的国史书写之中,都出现了”起元“前移的显著变化。即自本王朝开国之君创业伊始,就开始废弃前代王朝年号纪年而行用本王朝之纪年,并无须等到”禅让“完成。也就是说,是由”禅让后起元“转为”禅让前起元“了。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禅让前起元”的书写方式似仅应用于刘宋以降的南北朝各朝“国史”。在今天所见各“前代史”的场合,则仍然是“禅让后起元”。······可以推测,这是后代纂修“前代史”时对前朝“国史”进行相应删改的结果。
  • 寒鲲
    2017-04-09
    对于北齐王朝的国史书写而言,最为重要的“历史事实”,并非“年号”这样的表面记录,而是所谓的“大齐之兴”。而欲“如实”描述这一“历史秩序”的形成过程(所谓“直史”也),国史之纪年也就不再是单纯的表面记录,而具有了标志性的权力意味(所谓”号令“也)。”大齐之兴,实由武帝“,则在书写武帝高欢的”创业之迹“时,虽然仍当魏世,也必须行用本王朝之”大齐“纪年。
  • 寒鲲
    2017-04-09
    自北魏末年的大乱局中崛起的北齐、北周两王朝,其皇帝权力的起源过程与当年的北魏相比已经有很大不同。其中最为显著的区别,就是它们都是以“禅让”模式完成王朝更替的。这意味着要承认北魏为其之前的正统王朝,也说明了“正统论”式的王朝更替观念在北魏后期已经意识形态化。东魏、西魏对立局面的出现,正是这一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历史性表现。
  • 寒鲲
    2017-04-08
    开国群雄传在王朝开国史的书写中所承担的独特功能,在于通过标示新王朝的“驱除”之所在,来塑造其创业之主对于前代王朝的“功臣”身份,以正当化其“自臣至君”的身份转换过程。
  • 寒鲲
    2017-04-08
    两汉王朝的创建者刘秀与刘邦,虽然其身份均本为前代王朝之“臣”,却又都是通过暴力路径来推翻前朝而建立新王朝的。也就是说,他们都是站在了前代王朝的对立面,通过否定前代王朝的正当性——同时也否定了自己曾经具有的“臣”之身份——来实现自我合法化,然后藉由暴力将身份转换为“君”。
  • 寒鲲
    2017-04-08
    在始于魏晋的“禅让”王朝更替模式之下,新王朝创业之主的身份最初也是前代王朝之臣子,但却并没有站在前代王朝的对立面否定这一身份;相反,其所采取的立场是将这一身份发扬光大,竭心尽力来平定前代王朝之末世乱局,由此成为前代王朝之“功臣”,实现“臣”之身份的最大化;既而由此开启王朝更替的契机,以功德为公、为王,开建王国,遇以殊礼,其身份一步步实现“去臣化”;最后由其本人或者继任者接受前代皇帝的禅让,正式即即位建立新朝。
  • 寒鲲
    2017-04-06
    武帝通过创制年号将汉王朝的时间秩序扩展至包括诸侯王国在内的帝国全境,最终实现了中国一统
  • 寒鲲
    2017-04-04
    意识形态不是对权力的粉饰与伪装,它本身就是权力,在与支配群体的共谋中维持着权力秩序的平衡状态;某个时刻却也会成为颠覆性力量,引发冲突与变革。
  • 尐田
    2019-12-01
    如同清入赵翼指出的那样,“古人最重者元”,“元年”并不能随意置換为“一年”。《公羊传》云:“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汉武帝时董仲舒奏对,即专门阑释过“《春秋》谓ー元之意”,云“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稍后司马迁论孔子次《春秋》,亦首重其“纪元年,正时日月”,及杜预注释《左传》,同样谓之曰:“凡人君即位,欲其体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也。”②
  • 寒鲲
    2017-04-13
    汉代的这种国家机构与君臣关系(二重君臣关系),基本上维持至六朝末期。而在隋代的地方官制改革之后,“第二次君臣关系”被解消,上述“二重君臣关系”的权力结构也由于皇帝——命官的范围扩大至地方属吏上层而被一元化。
  • 寒鲲
    2017-04-10
    在当时的历史世界之中,当一位士人受到州郡乃至公府长官辟举时,他可以选择不应辟命,仍然保持处士的生活方式;但这种拒绝并不妨碍他获致故吏身份,并在其后依照这种身份要求,采取与那些接受辟命的真正故吏无异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