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与抵抗
最新书摘:
-
遥望星空2020-08-05青岛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中国商业贸易的中心;在这里,几乎所有贸易都掌握在中国人手中。相反德国商品在青岛商业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依然很小,继续徘徊在6%~8%之间。其中有一半属于供应胶澳总督府或者更确切地说铁路建设工程需要的供货,可以在山东自由市场上销售的德国商品只占胶澳租借地贸易总量的3%~4%。由此可见,把胶澳租借地建设成为一个德国的商业贸易中心和把山东开发成为德国产品销售市场的原定目标远远没有达到。就是工业经营也失败了。除了国家企业,私营企业根本没有前来设厂、投资。 对于原计划和设想的破产,德国舆论并非毫无觉察。报刊杂志纷纷把未取得预期经济成果的责任归咎于行政管理当局。在此类争论的背景下,新闻记者门格在1907年在一篇广为人知的著名文章中甚至提出了放弃中国沿海的殖民地,在租借条约到期之前就把胶澳租借地退还给中国的要求: 经济方面的赢利远不及帝国近十几年来用于保护领的开支。那里的德国进出口公司多为老牌中国贸易商家的分支,它们不以赢利为重而仅仅怀抱这样的爱国主义热情,即在德国的战旗旁边也升起德国的商旗。海关关税收入虽然在1906年的最后一个季度超过了芝罘海关,而后者向来被人看作衡量胶澳租借地发展情况的尺度;然而芝罘并不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商业区。在天津,德国的商业贸易名列其他国家的商业贸易之前,与之相比,胶澳租借地的商业贸易就逊色多了,若与上海的商业贸易相比,胶澳租借地的商业贸易简直不足挂齿。但是帝国政府每年要为该租借地付出近1200万马克的补贴,而在东亚最大的国际都市上海只需150万塔勒即450万马克。大商业虽然发展了起来,但却不是那种与帝国的花销哪怕稍微多一点的大商业。山东矿务公司能够养活大约200名白种人(包括妇女和儿童)发展情况也较好,但它属于一个独立企业。啤酒和几个小型工厂经营得不错,这无须赘言。但小商业的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帝国国库,因为它主要向官员和军队兜售商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