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最新书摘:
  • 不懂节奏的鼓槌
    2022-05-24
    商在中国,如同人行道上水泥方砖的缝隙间往外钻着长拱着长非长出来不可的小草。利润的驱动力真正是世上很难消弭掉的一种力啊!
  • 不懂节奏的鼓槌
    2022-05-24
    二分钱可买五粒比小指甲大不了多少的糖豆。不是因为嘴馋,的确是因为想看见她那张神情迷惘惆怅的脸,和她那双忧伤的大眼睛。柜台上有一只大约可装三四斤糖豆的玻璃罐子,估计两个月也卖不完。那小店当然也是国营的。我想,如果以后她的命运中没有意外的侥幸,那么大概一辈子就算被“钉”在那小店里了。她怎么能不迷惘怎么能不惆怅怎么能不忧伤呢?
  • 不懂节奏的鼓槌
    2022-05-24
    哈尔滨某厂的某位工程师,当年曾对一项机械有所改造,可减少工人半数左右。但好事变成了愁事——裁下来的工人将被安排到哪里去呢?结果是有价值的图纸被锁入柜中,从此无人问津。
  • wit
    2018-10-26
    当年曾报载过这样的事——某随团出国考察的工程师,在国外几星期内只吃方便面,结果防腐剂中毒,一命呜呼于异国。
  • 人近中年
    2016-12-21
    1995——2000年之间的中国,有些风雨飘摇似的。今日之中国,却终究很令世界刮目相看了。我想,若将改革开放之三十年分为一部书的上篇和下篇,那么我认为——上篇的主要内容是矛盾的交织,或曰矛盾“伏笔”;而下篇的主要内容,却记录了怎样破解那重重矛盾和怎样在困境之中突围的过程。故我进一步认为,改革开放之经验,也主要集中体现在后十三四年间。而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我必应是认认真真地从后十三四年间去发现和总结。其中,定有弥足珍贵的经验,可供促进以后富国强民之实践......
  • 桃花
    2014-12-24
    (中小知识分子中的一部分女性)本身即平民女性,她们对文化艺术的审美要求是平民化的。由于她们同时是知识分子,她们对文化艺术的审美标准是高于平民的。由于她们还是女人,她们对文化艺术的感动之心几乎又是本能的。她们代表平民阶层成为平民文化艺术的鉴定人。
  • 江国强_Ruben
    2013-03-05
    巴尔扎克说:“一个贵族需要三代的教养。”美国这个国家对富人的要求比对穷人的要求严格得很。而中国的某些官员给予中国富人的“关怀”,则比给予中国穷人的体恤多得多。
  • [已注销]
    2011-05-11
    敢替330+1中国农民们那么想吗?
  • flora
    2012-10-15
    五四以来,中国有一个思想误区,每当盼望色会进步心切,往往首先抱怨青年们的无动于衷,放佛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理所当然地应由青年来肩起,唐旭有人流血牺牲,也应该是青年们义无反顾,一个国家当下怎样,将来前途怎样,首先由这个国家的中年人尤其是中年的知识分子来负起责任和使命。人文教育在当今中国,面临着技术主义、商业主义、官僚主义三个敌人。全部人文文化的第一要务就是推动国家的民主程度和民主进度。
  • flora
    2012-10-15
    灰社会之核心人物本身即不可等闲视之的权力人物,其主要成分个个皆为上流社会人士-各级高官、大老板、公检法的头头脑脑,最主要的区别是几乎毫无暴力特征,他们要达到目的,几乎完全不必诉诸暴力,凡阻碍他们达到目的之人,却很可能“被犯法”,随之受到“法律制裁”。灰社会不但成分高级,不但隐形,而且几乎从不弄出响动。他们操纵股市、房价、期货、洗钱,将国有资产占为己有并转移国外,一切一切在他们做来,不但易如反掌,而且还几乎毫无破绽。黑社会影响和谐,灰社会却往往一边制造和谐风景,一边鲸吞般地窃国。
  • flora
    2012-10-15
    黑社会中当然也有流氓,但却肯定的皆非无产者。恰恰相反,他们不但有产,而且可能同时有权,或间接地支配被他们拖下水的官员们的手中的权力。黑社会在本世纪变文明的秘密是:一旦拥有了足够多的金钱的种子,暴力就显得多余,因为金钱是繁殖最快的东西。中国当代黑社会与世界各国黑社会结构有区别如下:1,只有利益关系,没有组织形式,他们清楚地知道,执政的共产党对于有组织的犯罪活动,其打击的严厉性远远超过打击流氓团伙。所有他们进只保持、巩固和隐蔽利益关系,但绝不会愚蠢的明目张胆的设立组织。2,中国当代黑社会超越第一阶段而存在,亦超越了积累的血腥暴力阶段,而在第二个阶段:在金钱对权力的贿赂和收买阶段。3,传统西方黑社会的轴心人物,往往是黑社会首领,而卷入其中的大小官员,一向是被利用者,在中国,轴心人物往往是官员。在中国至今世界上特征最巩固的官本位国,金钱虽然可以贿赂权力、收买权力、最终达到支配权力的目的,但是在凝聚力方面却无法与权力匹敌。权力不但被金钱所收买,而且被金钱甘居第二地推崇到交付的地位。既满足对金钱的贪欲,又本能维护住了权力的尊严。当权力危机了,金钱为之发挥营救作用;当金钱需要了,权力为之四处斡旋。中国情形好比是这样---官僚阶层的贪欲、腐败,为了营造太平盛世的景观而不惜大肆铺张、浪费、挥霍人民血汗的庸俗政治行为,以及一大批又一大批工人的下岗失业现象,国有企业的生产不振试试等近忧远虑,使得社会的弹簧在此处开始下坠。毛泽东时代是一个低收入低消费的时代,其实又将进入新一轮低收入低消费时代,商品极大地丰富了,但是这一时代产生了一批购买力极强的中国人,“先富起来”的中国人,但最广大的中国人,其平均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仍只能够用来吃喝。
  • flora
    2012-10-15
    农民工一多半是指三十岁以下的一些男女青年,他们是这样的一些青年:农村有他们的家园,但是他们自从离开家园那一天起,最大的愿望便是有朝一日与农村的家园一刀两断。在城里务工的开销某种程度上已经弥补不了当初来城市里面打工赚钱的计划,更何况,第二代农民工很大程度上人生大的开销还依赖于父母。
  • flora
    2012-10-15
    务农的积极性和自信,还直接受到乡镇、直接受到城市平民阶层生活水平的影响。农副产品的借个若再继续上涨,乡镇、城市的平民阶层生活前景大为不妙;乡镇、城市的平民阶层的生活水平继续下降,农民们的经济收入没有可靠地乐观根据。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一些新的乡镇,增强地方财政的实力,但是不少乡镇企业,目前仍处于原始生产和野蛮生产的状况,假冒伪劣充斥中国各方面的市场,而且造成处处令人惊心怵目的环境破坏。目前各大中城市所呈现出的民工潮,其实是大批农民的自救现象,这绝不意味着变,而只不过意味着是生存方式的临时选择,生存状态的权宜之计,对中国也是权宜之计,中国当代一个与农民紧密相关的本质问题---如何使巨数的,又实际上摆脱不了传统的务农命运的农民,从他们已经重新获得到了承包权的土地的辛勤耕种中,或得到与他们的汗水相适应的回报?并进一步帮助和保证他们的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 flora
    2012-10-15
    农民们想要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的愿望,是人类私有意识中最长久,最牢不可破,往往也最值得体恤,最令人同情并且最动人的一种意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正是在充分理解和体恤、重新分析和认识中国农民和土地的深刻关系后,将土地的耕种权重新分配给了农民,第二项内容是鼓励和支持农工结合、农商结合、农科结合、农贸结合,从而农民的命运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不得不引出一个思考:将靠与农业根本无关的方式富起来的农村,诚心宣传为致富农村的的典型,不但丝毫也没有典型的推广意义,不但掩盖了事情的真相,而且极可能对最广大的、仍然正在务农的农民们的心理产生一种误导或暗示--依然务农也许从根本上就是悲哀的。
  • flora
    2012-10-15
    城市平民约占城市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基本由双职工父母构成。中国工人目前所面临的下岗问题失业问题,不但关乎他们本人之命运,直接地、密切地关乎着他们的父母,亦即中国最早一代工人的晚景生活的起码质量,也直接地、密切地关乎着他们独生子女的身体和心理能否健康成长。一名中小知识分子,是很容易被平民阶层愿意地吸纳为它的一份子,只要他是个正派的人,只要他不以哪一种并不高级的知识和文化资本傲于平民阶层,平民阶层是不太会长期地排斥他们其实他们,他们的父母绝大多数是平民,他们对平民的思想感情的规律和原则从小熟稔,而也比较懂得尊重其规律和原则,这使得平民阶层看待他们的眼光,对待他们的态度,带着三分阶层本能的融合。而中产阶级高望的眼光不太认同中小知识分子,中产阶层犯得这种思想方法上的错误少说也有一二百年了,这个错误她还将继续犯下去。领导一批工人只要权威加义气就够了;领导一批农民只要权威加恩惠就够了;领导一批高级的大的知识分子,只要权威加一丁丁敬意就够了在许多情况下,甚至无需权威只要权力就够了;但若领导一批中小知识分子,则不但要有权威和权力,不但要加上义气和恩惠,还要加上高明的艺术性。中小知识分子的知识等级及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大抵具有较为敏感的自尊,故自成一格群体时,摩擦和矛盾现象极其频繁。在中国,几乎每一个人手中的每一种权,都能够成为一种互相的交易,所以一个平民百姓,如果想活的顺遂,则一定要千万百计的结识许许多多的吏或小官。有些吏比平民还平民他们两袖清风,严于律己,任劳任怨为百姓排忧解难而不图酬谢。在中国诸阶层中,平民阶层具有最本能的、最积极主动的、最有韧性的生存自救能力。20世界五六十年代的平民之家,几乎当年任何一个平民家庭的裂变过程,都至少会派生粗出个家庭命运的竭尽全力的拯救者。他或成了官员或成了知识者,或成了企业单位的头脑,一个平民家族要除了一个拯救者,这个平民家族就有一线不至...
  • flora
    2012-10-15
    我们几乎可以这样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无知识分子阶层,只有“文人”阶层,而此一阶层颇为庞大。知识分子除了文人,至少还应 包括科研一族和工技一族。中国的知识分子一旦做了官,哪怕仅仅是名义上的官,他往往希望世人首先视他为官员。中国至今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仍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向往管制、热衷于追求管制的另一种心里逻辑倾向是-觉得是官了,才意味着获得了当局最大程度的器重,才意味着被信赖到家了似的。在传统仕途和现代市场两者之间,知识分子们每每陷入选择的困惑,知识分子们都较看重价值的长久性,都希望自己的脑力劳动的知识成果不仅速变成为钞票,而且能在科研和知识的本质意义上有所贡献。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如果人们不已移民国外为幸运和幸福,那么证明这个国家的确是富强了,对于知识分子,如果不以攀权做官为一等人生前途的选择,那么证明知识分子的确开始凭着知识实力而自信自立了。知识分子自身作为阶层的时代,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根本没有形成过,以后或许会形成。
  • flora
    2012-10-15
    中国当代之中产者按其收入主要由以下几类人顺序构成:1,一,二三流影视明星。中国电视剧制造业目前仍热火朝天,仿佛五八年的大跃进,电视剧大获成功其利润最高棵翻成本的数倍。就单位利润而言,它的利润高于房地产,高过保健品。受益于电视连续剧生产业的还有编剧们。北京每集电视连续剧的普遍价位为一万至一万五元。2,年收入仅次于电视连续剧编剧的要数歌星们了。在走穴狂潮席卷神州大地的岁月里面,有影星客串歌星者,一天里索得过十几万出场费。出道最早并且随即大红大紫的歌星们,当年挣得是中国老百姓充大头的傻钱。现阶段,后来人的成名和成功都不太容易了。3,名气半大不小的画家和书法家。画家,书法家的名气越大,他们的画和字的收藏价值越高,其实就是钱的保值和升值方式。除了拍卖场中产阶级画家通过民间经纪人将作品薄利多销销往国外从而变画为钱。4,个体独资小公司的法人代表。在资本积累阶段,和官府的灰色关系以金钱和美女为纽带,深深的纠缠在一起,一方面仗着行贿和官员称兄道弟,但另一方面也不知道这些比他还精的官员会不会某天丢车保帅。5,在前三组中有相当一部分仍是有单位公有体制内的在业人员,享受着公有资源的福利。西方文化,影视中的中产者给我们的形象是温良恭谦让,这总体形象并非全为艺术加工,因为西方中产阶层的构成,主要由知识分子家庭而非有小商人小企业主构成。西中产阶层的知识化至少已有两个多世纪的历史。使这一阶层带有很强的吞吐能力。它积极的容纳一切在经济方面已然中产起来的人也善于积极的以借层意识本能改造后加入者的不和谐特征。中国的中产者,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几乎就从未形成过什么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而在近代中国,这一阶层算是新生。资产者始终使资产者中产者始终是中产者,两者的转换不超过百分之几。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地讯仅进,对"中方雇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他们是中国中产者的储备阶层。将由中产阶级的下层而渐变为此阶...
  • flora
    2012-10-15
    买办起码应是一个中性的词,一个商业词典中的词,任何一种食物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上海的买办们的社交原则似乎总是想使你明白,他们自认为他们是比官员低一档的社会人物,而北京的买办们,似乎一定要想使你明白他们其实是比官员高不止一个阶层的人物。大多数我们看见的是跨国企业贴上外国办事代理人标签的一群人,一种中国特色,如同印花,印在买办式人们的一边脸颊上“春风得意”,另一种中国特色,在另一边的脸颊上印着“冷暖自知”中国当代的买办人物好比中国这只窝里的买办蛋储。他们在适合条件和温度下孵化出来,先决条件是时代的条件,温度是跨国经济方式方兴未艾,而带着他们练翅的却主要是他们的洋教头。他们对洋教头不无感恩,所谓师恩难忘,但又总是不免的心怀叛念,因为不被视为一只彻底的洋鸟。外商在选择代理人方面首先将物色的目光投向这么三类人:中国官员子女,久居海外但在中国大陆有深厚人际背景的华人,虽然改革开放以后才初到国外却立志从商渴望相遇外国明主的中国人。聘用中国官员子女做代理人的好处之一是打通关节盖印章变得立等可取容易多了。买办现象不但改变了某些中国人的命运而且提高了他们的素质,甚至也可以这样说排除时代对人要求越来越多的教诲因素外,外国老板比中国领导对他们的素质培养和改造更其成功。因为雇佣关系对人的素质的考核标准是尤为严格的。中国买办者们乃是一个特定的时期一些人们的走红,现在,他们地星运临终,今后不会有什么大作为,好比某种特殊津贴,颁发过一次,并不能沿袭。中国当代地买办阶层,故而是一个小小的阶层,一个时代夹页间速成的阶层,一个曾野心勃勃但野心已被时代页码夹扁了的阶层,一个壮志未酬然而已不可能产生什么大作为的阶层,一个后继乏人的阶层。
  • flora
    2012-10-15
    上一代共产党人的子女无权涉及权利游戏不得不退出政治时,是很有几分意义惜别,心灰意冷,带着“让孩子们带商业领域闯一闯,中国将来也需要商业人才”的嘱托,开始中国第一代红色资本家的历程。这种方法遭到排挤的不平衡,注定了以后必然要通过为个人和家族聚敛财富获得匡正。一位高级干部,在职时大抵已经将子女亲属的工作、生活安排妥当了,自己离退之后也能享受很高级的待遇,不显山不显水的就能贪贿个千八百万,为什么非频出大手笔,几千万,几亿元狂澜不止。症结无非是一个“信”与否的问题,不是信仰的“信”,而是相信的信。他们真的相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可持续的吗?如果相信,自然便是有信仰的官员,而有信仰的官员,那信仰,必定会多少削弱一些贪欲。而他们的贪欲之大,只能证明他们是无信仰的。凡贪官,其实都不过是将做官当成一种“营生”。 中国资产阶级的隐富中有一类人,他们所劫的生辰纲,大抵都来源于共有体制内的钱,他们善于“智取”。一旦得手,也作鸟兽散,分头隐居。风头过去,相安无事,以另一幅潇洒的面孔出现。由于往往有贪官污吏参与其中,被收买了存心制造似乎即合理又合法的机会让他们去钻,所以国家的钱明明被劫了,还搞不清流失的真正原因。但按照时代演变的规律,却不得不承认,乃是发生在一定规则逻辑之内的现象中国新兴的资产阶层是一个良莠参杂的阶层,在这一个阶层中,又可以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第一代是较幸运的,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原始积累”阶段大量的,眼花缭乱的机会。其混乱性从用他们以不择手段的方式去攫取。这种机会在时代进程中往往是百年不遇的,而且一般发生在转折时代。他们的发迹带有神话色彩的同时也带有不同程度的卑污。他们仓促上阵,准备不足,素质不佳。这一定无情而又冷酷地决定了,机会只能成全他们一次。第二代素质要比他们高许多,准备也充分。但是第二代面对的机会却不那么多了,规则开始日臻完善。这些故事的风格总体上基本是“正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