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日14:家宅

最新书摘:
  • 喂,你好
    2017-10-31
    具体来说,(无印良品之家项目)和以往的“nLDK”间隔划分不同,家的平面布局整个做成一个大的房间,居住者能够根据需要用家具、简单的墙壁进行区隔。需要有孩子的房间时打上隔断墙,现房孩子离开家独立生活时,取掉隔断墙又变成一个大空间,区隔变更非常简单。
  • 喂,你好
    2017-10-31
    居住形式不是建筑决定的,居住者用每日生活的点滴积累来经营自己的居住空间,用自由的创意灵活地改变使用方法。
  • 喂,你好
    2017-10-31
    在多样化的现代社会,家族形式也相应地急速多样化了。以前设想的“丈夫在市里工作,妻子做家庭主妇,有两个孩子”这种典型的核心家庭在现代社会变得极其多样化,如开始工作的孩子们离家之后只剩下高龄夫妇的家庭、没有孩子的夫妇、离婚后母亲一人抚养孩子的家庭、和高龄父母一起居住的2代家庭、单身家庭、和好朋友一起住的团体家庭等,按照以往的“nLDK”模式建设的住宅已经不能应对了。这样,随着时代的变化家庭形式也急速变化,住宅按照原来模式化的“nLDK”形式建造的结果是,导致家庭生活勉强地适应住宅的分割这种本末倒置的情况发生。
  • 喂,你好
    2017-10-31
    20世纪50、60年代是日本的高速成长期,东京、大阪等大城市周边建设了大量的住宅。千里新镇、多摩新镇等巨大的街区在大都市的郊外接二连三地建起,成为从地方来的上班族及其家族的新住所。因为要在短期内供给大量住宅,多数的住宅是基于平均化的典型家庭形态建设的。这就是所谓的“nLDK”。所谓“nLDK”,“n”表示家族成员的房间个数(夫妇卧室+孩子房间),“L”是家族共用的空间(起居室),“KD”代表厨房+餐厅。比如说,有一个孩子的三口之家,对应1LDK的户型,4个孩子的话是2LDK的户型。这种设想的家族一般是针对有一个或者两个孩子的夫妻,也就是核心家庭。这种“nLDK”模式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已经经过了60几年的时间,但现在日本的住宅大多数还是以这种模式化的“nLDK”模式为基本而建设的。
  • 喂,你好
    2017-10-31
    Reflection of Mineral设计灵感来源于钻石。“矿物”同时拥有抽象的面和具象的面。照射光线的角度、方式不同,会显现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变化。而“反射”是近来关于空间知觉的方法论之一。在内部空间里,通过将立体空间相互缠绕,形成多面体,视觉上会产生反射,从而超越空间的限制。
  • 喂,你好
    2017-10-31
    “物主信仰”观念在日本这般大行其道,也不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50年左右的事情。在此之前,一般人都觉得一辈子租房子是理所当然的。在穿着上,邋遢的打扮很丢人,但一身华丽的装束也未必得体。房屋也是一样,并没有那种糟糕到上不了建筑杂志的房屋。尽管我们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但不管是建筑家还是室内设计师,评论家还是编辑,大家对此都缄口不言。因为如果说出“房屋这种东西,怎样都好”的话,房子就卖不出去了吧。
  • 喂,你好
    2017-10-31
    不注重拥有的财富,而热爱没有负担的轻松。
  • 喂,你好
    2017-10-31
    古时禅僧有云:“立则半叠,卧则一叠。”而现在人们却容易陷入“房屋的级别代表人的级别”的臆断。
  • 喂,你好
    2017-10-31
    中国、日本来自全世界,贫富差距都在不断加大。在这种状况下,能够拥有“不追求不必要的东西”的思想,也算是精神上的环保。
  • 喂,你好
    2017-10-31
    媒体将“人们无法得到的东西”展现给大众,煽动大众的焦躁感和饥饿感,并将其与消费相结合。这样一来,高级的家具和住宅得以售卖,商家就愿意做广告了。
  • 喂,你好
    2017-10-31
    比起外观上的整洁宽敞,我觉得对房间的需求这一点更加自然——房租尽可能便宜,同时想要被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和喜欢的东西包围。因为房间在作为“向他人炫耀的东西”之前,首先应该是“自己生活的宇宙”,这也许便是“租赁宇宙”的含义吧。
  • Ginger
    2017-03-22
    用皮包和风吕敷来比喻建筑吧。欧洲的建筑是典型的‘皮包’,先有其外形,然后再往里面加东西。而风吕敷则是里面先有东西,先有人聚在一起,然后才有建筑,所以是非常柔软而有弹性的。
  • Lisa
    2015-03-28
    知日:你和东孝光先生一起设计了很多都市住宅。你怎么看待都市中的狭小住宅呢?东利惠:父亲设计的都市住宅超过了150间。他在大阪的城区长大,对城市生活有过很慎重的思考。过去,日本典型的都市住宅都是职住一体,家里既是工作场所,也是居住场所,我的父母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而居住地在郊外,工作地在市中心,一到晚上和周末城市中心人口就锐减的美国式都市,父亲认为是很没有魅力的。所以,在都市中要保持一定的人口,就要在那里建住宅,并且把工作场所也建在家中为好。尽管,在都市中生活空间会变得很小,但是城市却会用它的功能来满足居住空间的不足。比如说,聚会可以到咖啡厅,若是家里没有书房,到星巴克就好了。想要大的浴室,可以去公共澡堂,需要看书的话图书馆也有的是。在徒步范围内这些功能齐备的话,就是都市生活。古时禅僧有云:”立则半叠,卧则一叠。“现在人们却容易陷入”房屋的级别代表人的级别“的臆断。
  • 女宛心兑
    2014-05-10
    我的身体中浸染了传统空间的感性。----安藤忠雄比起便利,我们选择了生活的丰富性,仅此而已。----安藤忠雄用谁都在使用的材料,创造谁也学不来的空间----安藤忠雄
  • 女宛心兑
    2014-05-10
    《住宅建筑》杂志、《CHILCHINBITO》杂志、《建筑知识》、《a+u》、《GA》、《新建筑》、《ja》
  • 女宛心兑
    2014-05-10
    Tumblr 目前全球最大的轻博客网站。http://tumblr.tonyhead.com/似乎官网还是被屏蔽了宇宙间的每件事物都互有联系。然而,这只发生在当我们的思想从对物体的记忆和其本身的历史中游移转换的时候。它潜藏在你与社会的联系方式之中,你的思考方式,世界作用于你的方式,你在哪里,如何过生活,遇见谁,如何谈话,如何感知。人类从诞生起就是孤独的生物,但在这幅图像中,我们彼此连接----泷泽宏“是的,我讨厌红色,因为它让我痛了。”……红色对于广田美香来说,也许是一个本命色,它不仅暗藏了痛苦,而且还揭示了消除痛苦的可能。chaos源自古希腊神话中世界最初产生的原始神,现在指超越一切有形存在的混沌。
  • 女宛心兑
    2014-05-10
    《逐渐消失的同润会公寓》
  • [已注销]
    2013-11-26
    灵感,我也想知道哪里可以得到灵感,如何找到灵感。我想,我生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外部的现实世界,另一个是存在于我脑海的脑内世界,两个世界并存,不管外部世界在发生什么,也不管我在哪里,我脑内的世界一直在运转着,不时会冒出很多碎片和想法。
  • 扇陀
    2014-03-29
    日本民居有不少空间智慧。比如房间内除了矮桌外鲜有其他家具,生活用品都被收纳在储藏空间里,空间相对就变大了。因日本人席地而坐的习惯,以坐着的视线观看,房子也就不觉得矮了。不管室内的空间多么的狭小,日本民居都有一个主要特征,即建筑向自然(庭院)的开放性,体现在日式民居典型的推拉门和推拉门外的檐廊这两个自然和建筑之间的过渡界面上。无论从视线上观察还是使用,这都将人居住的斗室与外界的大自然融为一体。日本的民居特别讲求内部环境的营造,哪怕只有很小的院子,都会见缝插针地绿化和制造小景观,给人感觉非常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