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勇气
最新书摘:
-
波多贝罗女巫2021-02-24哲人:你真能断言我这是胡猜乱想吗?问题不在于过去发生了什么,而在于“现在的自己”赋予过去什么样的意义。青年:请收回您的话!您又了解我什么?!哲人:你别激动。我们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什么真正意义上的“过去”。只有根据千人千样的“现在”而被着色的各种各样的解释。青年: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什么过去?!哲人:所谓的过去,并不是无法回去,而是根本“不存在”。只要不认清这一点,就无法搞懂目的论的本质。
-
GerlyLiu2020-10-15想要通过拯救他人使自己获救,通过扮演一种救世主的角色来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这是无法消除自卑感的人常常会陷入的优越情结的一种形态,一般被称为“弥赛亚情结”。它是一种想要成为弥赛亚也就是他人的救世主的心理性反常。
-
GerlyLiu2020-10-15一切言行都有其针对的“对象”。
-
GerlyLiu2020-10-15认同根本没有尽头。保持本色即可,即使成不了“特别”的存在,即使不够优秀,也依然有你的位置。要接受平凡的自己,接受作为“芸芸大众”的自己。“普通”是一种个性,根本不可耻。
-
GerlyLiu2020-10-15文明就是用来填补人类生物性弱点的产物,人类史就是一部克服劣等性的历史。
-
郑常2020-05-27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并不是因为喜欢自己”オ只关注自己。事实怡怡相反,正因为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内心充满不安,所以オ只关心自己。
-
菲菲蓝2020-03-301、因为只有存在“疏远我的他人”的时候,人オ会感受到孤独。真正“一个人”的时候,孤独也就不会产生。2、阿德勒所说的“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这句话背后也隐含着切快乐也都是人际关系的快乐”这一幸福定义。
-
菲菲蓝2020-03-30教育者就是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就是“再教育”。不去执着于无法改变的事情”,而是正视眼前的“可以改变的事情”……
-
金小慢2018-07-18在所有的相遇与人际关系中,不断朝着“最佳分别”努力。
-
斑斓椰椰奶冻2021-06-23青年:生活方式?哲人:我要介绍一段康德的话。关于自立,他是这么说的:“人处于未成年状态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没有他人的教导就缺乏运用自己理智的决心和勇气。也就是说,人处于未成年状态是自己的责任。”青年:……未成年状态?哲人:是的,没有真正自立的状态。而且,他所使用的“理智”一词,我们可以理解为从理性到感性的一切“能力”。青年: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能力不够,而是缺乏运用能力的勇气,所以才无法摆脱未成年状态,是这个意思吗?我们按照“他人的教导”活着很轻松,既不用思考难题又不用承担失败的责任,只要表示出一定的忠诚,一切麻烦事都会有人为我们承担。家庭或学校里的孩子们、在企业或机关工作的社会人、来进行心理咨询的来访者,一切都是如此吧?周围的大人们为了把孩子们置于“未成年状态”之中,想方设法灌输自立如何危险以及其中的种种风险及可怕。青年: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呢?哲人:为了让其处于自己的支配之下。父母不可以这样,而应该告诉孩子“这事你可以自己决定”。告诉他自己的人生、日常的行为一切都得由自己决定。并且,假如有做出决定时需要的材料——比如知识或经验——那就要提供给他们。这才是教育者应有的态度。青年:自己决定……他们有相应的判断力吗?哲人:存在这种怀疑的你还是对学生们不够尊重,如果可以做到真正的尊重,那就能够放手让其自己决定一切。尊重孩子们自己的决断,并帮助其做出决断。并且,告诉孩子自己随时可以为其提供帮助,并在不太近但又可以随时提供帮助的距离上守护他们。即使他们自己做出的决断以失败告终,孩子们也学到了“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选择”这个道理。
-
波多贝罗女巫2021-02-28无论你怎么谴责“可恶的他人”、倾诉“可怜的自己”,也无论能够得到别人多么充分的理解,即使可以获得一时的安慰,也解决不了本质问题。
-
波多贝罗女巫2021-02-28这并不是被过去所束缚,其实是自己需要把过去着上“不幸”的颜色。若是说得再严重些,那就是企图借悲剧这一劣酒来忘却不得志的“现在”的痛苦。
-
孟美格格2019-09-17保持本色即可, 即使成不了“特别”存在, 即使不够优秀,也依然有你的位置。 要接受平凡的自己, 接受作为“芸芸大众”的自己。“普通”是一种个性, 根本不可耻。不要从“与他人不同”方面寻求价值, 而是从“保持自我”方面寻求价值, 这才是真正的个性。 不认可“真正的自我”, 一味地与他人进行比较, 盲目地突出“不同”, 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生活方式。
-
硬币一枚2021-03-07哲人:阿德勒心理学将人的一切言行都放在人际关系中进行考例如,假如有人陷入割腕之类的自残行为的时候,阿德勒并不认为为是无所针对的。伤害自己是为了针对某人,这就像是问题行为中的仇”一样。也就是说,一切言行都有其针对的“对象”青年:然后呢?哲人:另一方面,你班里的学生们在家庭中表现如何,不在那个家庭里的我们根本不可能了解但是,他们恐怕不可能与在学校的时候完全一样。因为,给父母看的面孔、给老师看的面孔、给朋友看的面孔、给前辈或后辈看的面孔,这些完全相同的人根本不存在青年:什么?!哲人:哪个学生戴上“给你看的面孔”的面具的时候,他就是针对“你”才反复做出问题行为。根本不是父母的间题,完全是出自你生之间关系的问题
-
legene2017-10-12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并认识到其独特个性的能力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
-
屋里马力虹2019-12-09张五常教授写过一篇文章叫作《学术中的老人与海》,一个学者的价值不在于写了多少书和文章,而是你的理论被引用的次数和时间。相对于爱,人们更愿意选择恨。因为恨比爱容易,操作简单而且责任不在我,甚至让我更有力量!但恨的结果就是相互对抗,两败俱伤。你内心的伤痛永远得不到疗愈的机会,一遇到风吹草动就会沉渣泛起、雷霆万钧。在爱情中不存在所谓对的人或错的人,如果你决定爱他,那就是对的人。所谓的命中注定,不过是你的决定和行动一个人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放弃对他人和环境的控制期待,以换取自己的自主权和控制感!他要有多坚韧的赤子之心,才能在跟人交往时,不计过去,不畏将来,不求认可和回报!“自立”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消除自我,承认我们只是普通人,不从社会序列和他人的认同中去寻求自我价值,而只从自己的所作所为中去寻找自我价值。一个自立的人,应该是很孤独的。他不处在表面热闹的人际关系中。哪怕在爱里,他仍然孤独。但这种孤独,也许正是人生的某种真相吧。你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别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着。”不必畏惧他人的视线,不必在意他人的评价,也不需要寻求他人的认可。尽管去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路如果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中的烦恼将会减少很多。还包括人如何幸福生活的“知识”。也就是,人应该如何在共同体中生活,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才能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认识“我”,认识“你”,了解人的本性,理解人的理想状态。阿德勒把这种知识叫作“人格知识”。尊重是什么?我要给你介绍下面这句话。那就是“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并认识到其独特个性的能力”尊重也是“鼓励”之根源。 青年:不对!这不是我所了解的尊重。尊重是心怀“自己也想成为那样”的愿望,类似于憧憬之类的感情! 哲人:不,那不是尊重,那是恐惧、从属、信仰。那只是一种不看对方是谁,一...
-
硬币一枚2021-03-13哲人:……你渴望的不是“获得幸福”,而是更廉价的“获得快乐”吧?青年:…什么?哲人:爱的关系中并非全是快乐,必须承担的责任很大,还会有辛苦和无法预料的苦难。即使如此,你依然可以去爱吗?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也要爱这个人并一起走下去,你有这个决心吗?你可以许下这样的诺言吗?青年:爱的…责任?哲人:例如,有的人一边说着“喜欢花”,一边却任其枯萎,忘记浇水,也不倒盆,把花摆在美观的地方,根本不考虑其向阳性。的确,这个人也喜欢观赏花,这是事实,但却称不上“爱花”。爱是一种更具献身精神的行为。你的情况也一样。你一直在回避爱应该背负的责任,只是贪恋爱的果实,既不为花浇水又不修剪。这就是短暂的、享乐性的爱
-
跟着小徐混2020-05-11你的“现在”决定了过去哲人:这的确是一个很难接受的观点。但是,如果冷静地实事求是地想一想,你一定会同意。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青年:您似乎是被思想的热情烧坏头脑了吧!假如过去不存在,那“历史”又是什么?难道您热爱的苏格拉底或柏拉图也不存在?您这么讲会被嘲笑不懂科学!哲人:历史是被时代掌权者不断算改的一个巨大故事。历史常常按照掌权者制定的是非观被巧妙地算改。一切年表和史书都是被算改过的伪书,目的就是为了证明时代掌权者的正统性。在历史中,常常是“现在”最正确,一旦某个政权被打倒,又会有新的执政者来改写过去。目的只有一个:证明自己的正统性。在这里,根本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过去”青年:但是哲人:例如,假设在某个国家,某个武装组织策划了武装政变旦被镇压,政变以失败告终,他们就会以逆贼的罪名被写进历史。另方面,如果政变成功,政权被打倒,他们就会作为对抗暴政的英雄名垂青史青年:…所以说历史常常被胜者改写?哲人:我们个人也一样。人人都是“我”这个故事的编纂者,为了证明“现在的我”的正统性,其过去往往会被随意改写青年:不对!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个人的过去,还有记忆,这属于脑科学领域。算了吧!这不是您这种落后于时代的哲学家能懂的领域!
-
郑常2020-02-29你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别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着。”不必畏惧他人的视线,不必在意他人的评价,也不需要寻求他人的认可。尽管去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路。也就是既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要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是一个会带给初次接触阿德勒心理学的人极大冲击的概念。 哲人:是的。如果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中的烦恼将会减少很多。 青年:而且,先生也曾说过下面的话。到底是谁的课题,辨别方法其实很简单,也就是只需要考虑一下“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由承担”。我没说错吧?行为方面的目标以下两点:1、自立2、与社会和谐共处而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也有以下两点:1、“我有能力”的意识2、“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
legene2017-12-26既然时间有限,那么所有人际关系的成立都是以“分别“为前提。现实就是我们为了分别而相遇。在所有的相遇与人际关系中,不断朝着“最佳分别“而努力,以便有朝一日分别的时候,可以无憾地说“与这个人相遇、一起度过的日子很对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