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史纲
最新书摘:
-
豆友2501098622021-12-30总之,从曾国藩讨洪、杨的檄文中,我们决不能贸然断言他讨伐太平军,是为清政府做走狗去残杀汉人;我们也不能不承认,他是为了反对洪、杨以“外夷”的文化代替中华文化而战斗。就汉人的立场而言,即使清是异族统治,但他们已接受中华文化,他们的统治仅是政权的暂时独揽,汉族受压迫,但并非全民族文化的灭亡消失;而洪、杨一面要恢复汉族的政权,却一面要永远连根铲除汉族的文化,而代以“外夷”的文化。将洪、杨同清政府作比较,曾国藩做出了他的取。
-
豆友2501098622021-12-2817世纪的欧洲仍然被笼罩在宗教氛围中,教经常为了细枝末节的教仪或对《圣经》的解释略有差异,便对信众实极为残酷的迫害烧死)。“异端裁判所”的横行以及“三十年战争”(1618-1648)的宗教杀戮,是稍具西方历史常识者所稔知老不必赘述。中国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天何言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等思想传入欧洲后,促使欧洲从迷信宗教中走出来,进而发展理性思考,从而产生了理性主义,并演化成“启蒙运动”,最终有了“智识革命”( ntellectual Revolution。欧洲知识分子从宗教的梏中解放出来,开始创造近代西洋文化,其原因固不只一端但中国文化之传入是其
-
豆友2501098622021-12-28商人的目的在于榨取土著的财富,传教的任务则是传基督教的文化。明末清初之际,欧洲的商人和传教士也抱着同样的目的来到中国。中国文化优越,不易受外界文化的侵性且国势强盛,又绝非当时欧洲人的武力所能击败,因此,商人只能在完全服从中国政府的条件下做小规模的贸易,上节已有叙述。传教士则只有尊重中国固有的习俗与文化,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取信于中国人,传布宗教的事业反而置于传布科学知识之后,故明末清初来到中国的传教士对于东西文化的交流贡献甚大。
-
低情商的tt2020-05-13我们前面已经屡次提到秦始皇是顺应时代潮流,将四五百年来华夏各国哲人的理想加以实现。反对这类崇高理念的人,只是极少数抱残守缺的各国残余贵族。他们只是为了自身的特权利益做垂死的挣扎,附和他们的也仅限于其所豢养的死士。这类所谓的慷慨悲歌之士,因受恩深重而愿为恩主个人利益效死。要了解秦始皇十二年间的施政,必须充分认知秦始皇一切措施的大目标一天下大同,让人民永远享受和平幸福。基于这个理想,我们可以将其政策分为积极的与消极的两方面去讨论。
-
夕锦硕明2020-02-26公孙弘为相六年,年八十终于相位。继起布衣为相的六人,均尸位素餐而已。丞相无事可做,相府破烂也不修整,到后来沦为马厩、车库或奴婢宿舍。即使如此,六人中除石庆外,皆因罪被杀。所以我们认为武帝以布衣为丞相的主要鹄的不在于破格用贤材,而在于不满政治上丞相总揽天下庶政的传统,不愿皇帝的权力有人掣肘,所以任用“布衣”作装饰品,以便一切出自宸断。这是治汉史者所不能不察的。
-
夕锦硕明2020-02-24尉缭描述这位君王是高鼻大眼,面目悍勇,声音高亢,冷静而狠毒,生活俭约而谦卑,一旦占优势,必赶尽系绝。又说:“我(尉缭)不过一平民,然见我时竟常待我如上宾,可见其用心之深。”我们可以据此想象出中国历史上那位旷世大帝年轻时的神情与风采。
-
夕锦硕明2020-02-24君臣并耕的“农家”许行(楚、前390-前315):喜用寓言小说以劝人为善的“小说家”宋钘(前360一约前290;游说诸侯以博取个人权位的“纵横家”公孙衍、张仪等人。儒墨、法、道、阴阳、名加上上述三家,通称“九流”。秦王政时的权臣吕不韦网罗各国人才,汇集各家学说,以“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理想,集体创作了《吕氏春秋》。班固以其杂糅诸说,称之为“杂家”。“九流”加上杂家,世称“十家”。其实诸子之学,并不限于“十家”,如孙武的著作《孙子》,对军事学的贡献不可忽视。
-
夕锦硕明2020-02-22战国国际大勢,大体上可分成四个时期:第一时期自三家分晋到“马陵之战”(即前403前341),计六十二年。其时各国多集中力量整顿内部,使国体从松弛的封建国家蜕变成崭新的君主集权国家,所以国际竞争尚不十分剧烈。 第二时期自马陵之战到乐毅破齐(即前341-前284),计五十七年,为齐、秦争雄时期。第三时期自乐毅破齐到长平之战(即前284—前260),计二十四年,为秦、赵争雄时期。
-
夕锦硕明2020-02-19中国盘古神话的含义是宇宙的万事万物都是“人”物化而成的,蕴含着人是宇宙主宰者的暗示。印度神话中普鲁沙神死后口中生出婆罗门,手臂生出刹帝利,两腿生出吠舍,双脚生出首陀罗。基督教的《创世纪》所述:上帝手创宇宙,凭着自己的喜怒主宰地上万物的生成或毁灭。他创造的人——亚当和夏娃,因为背叛了他,被他逐出了伊甸园,并被诅咒永远痛苦。神话象征一个民族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共通理想与欲望,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梦。
-
夕锦硕明2020-02-19经过两百余年的争霸战争,各国内部亦发生变化,国家组织因之改观。原来各国贵族分封在外的都邑,按照规定,最大的不能超过“国”的三分之一,后来因为兼并的原因,诸侯常将新得的土地,分赐予同宗子弟或有勋业的异姓功臣。这些分封在外的氏族,常乘国君暗弱或内乱的机会,竭力扩充实力;彼此之间,为了利害冲突,亦常发生战争和兼并的事件,诸侯无力干涉。积久之后,国家的政权遂逐渐旁落于少数势力雄厚的贵族手中,各国诸侯变成有名无实的国君。各国到春秋末年即开始酝酿各种变化,在蜕变的过程中,自然蛰伏不动,所以自越王勾践去世后的国际大局平静无波,一旦变革完成,各国遂脱颖而出,展开了一个崭新的局面——战国时代。
-
夕锦硕明2020-02-19晋国这些异姓贵族大多是历朝功臣的后裔,因为世代都建功立业(晋因长期争霸,卿大夫之功业易见),家族地位日益巩固。六卿剧烈争战,败者阖族被杀,如是者延续了百年。至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兼并结果,仅存赵、魏、韩三家。
-
夕锦硕明2020-02-19晋地除曲沃与绛两孤城外,均为三家分占,晋君反而到三家朝见,以求自保。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王室正式册封三家为诸侯,晋遂分裂为赵、魏、韩三国。
-
夕锦硕明2020-02-13神话象征一个民族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理想与期望,它是大众共通的美梦。
-
Ryanism2019-09-05“自大禹即天子位(前 2070)到桀为商汤所代(前 1600),夏代传十七君,共四百七十年,是中华有文字记载历史的开始。”
-
豆友22995872016-08-24所以纯粹从宗法的观点去看周代的国体,我们可以说封建制度是将家族政治化后的一种政治组织,所谓天子,即是支配同族群体的族长而已。
-
豆友22995872016-08-21一名为益(商的始祖),他的工作是在治水之前,纵火焚烧畅茂的草木,以驱走逼人的毒蛇猛兽。另一位是弃(周的祖先),以精于耕农著名,他追随禹工作,洪水平后,教导人们稼穑
-
Dylan2013-10-04随着王莽死亡的不仅只一个个人,而是一个理想。这个理想有三个中心思想:(一)任何一个朝代都一定灭亡,不可能由一家一姓的人永远统治下去;(二)政权的转移,要用和平方式的“禅让”,不用战争来取得政权;(三)任何政权都要重视天意,天视自我民视,民心即是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