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化
最新书摘:
-
igetit2022-10-08每一种特性都以完全渐变的方式出现是不大可能的。相反,更可能的情况是,存在一两种基础性的基因变化,它们有着更广泛的影响,也就是说,基因的作用模式是有等级的,一些基因能够控制另外一些。拥有某种基因只是这一理论的开始,基因也可以打开或关闭。贝尔耶夫提出一项假说认为,控制行为变化的基因在物种进化中还发挥着重要的管理作用,从而影响着其他基因,将它们打开或关闭。在贝尔耶夫之后继续进行实验的俄罗斯科学家认为,他们研究的基因可能与皮质醇激素①有关,这种物质调节着身体的压力反应和神经递质血清素。被驯化的狐狸血液中的皮质醇水平很低,而大脑中的血清素水平较高。其他家养动物的皮质醇水平也较低,而血清素水平高能够抑制攻击性。但重要的是,这两种生物信号对幼狐胚胎的发育有何影响。俄罗斯科学家认为,在胎儿发育期,甚至幼儿出生后的哺乳期,母体的皮质醇和血清素能够影响很多其他基因的表现。科学家选择了特别温驯的狐狸,就可能是选择了拥有某种能承受压力和降低攻击性的基因的狐狸个体。这意味着,下一代狐狸在子宫中可能就面对非同寻常的压力激素模式,这又会影响胚胎发育中基因被打开和关闭的模式,而这在野生狐狸中通常是不会发生的。自然选择本来已经使胚胎发育程序进入一个相当稳定的状态,但在实验中这一程序又在一定程度上被改变,这就导致在日益被驯化的银狐中出现了惊人的多样性。
-
咩咩2022-06-25灰狼和犬的基因显示,演变成犬的那支谱系的狼现在已经灭绝了。在最后一个冰河时代高峰期,环境恶劣,所以灭绝当然是有可能的。但是看待狼的谱系还有另一种观点:那支谱系的狼根本就未灭绝;实际上,它们就是狼家族中成员最多的那一支一犬。从基因上讲,犬就是灰狼。绝大多数研究人员干脆就将它们归入灰狼种,而不把其视为一个独立的物种,之前被承认的犬类只被作为一个次级物种:家犬。所以,我们如此熟悉的㹴犬、西班牙猎犬和寻回犬等,从本质上讲就是狼。但是它们比其野生同类更友好、危险性更小,也更善于摇尾乞怜和舔手讨欢。
-
中华绒螯蟹2022-06-22人们对土豆的其他担忧还包括,担心它可能会引起肠胃张气和性欲增加,当然,这两者最好不要同时发生。
-
中华绒螯蟹2022-06-21程大概3个小时,我们走的是柏油路,经过了一些小村庄。但是,随后,我们左转,突然上了一条土路,在接下来的3个小时里,我在车里被颠来晃去。还好我们的司机佩特罗驾驶技术娴熟,一阵沿着车辙走,一阵开到沙质河床,一阵又开上了陡峭的河岸,最后才到达埃亚西湖畔,这个湖是一个巨大的盐场,几乎没有水。我们朝湖里开,以一个很奇怪的角度陷在了湖边。车根本动不了,我们也无计可施了。
-
中华绒螯蟹2022-03-01考古学家尽了最大努力使实验接近历史真相。虽然不太可能穿着古时纳图夫人的衣服进行测试,但他们还是确保了整个操作过程都使用纳图夫风格的工具。首先,他们用石镰刀收割野生大麦。从考古遗址发现的燧石工具被认为是镰刀。而使用现代复制的燧石镰刀去割大麦秆能产生与古时工具完全一样的效果。然后他们将麦穗收到篮子里。接下来,他们用一根弯曲的木棍来打大麦,将麦芒从麦穗上分离下来。之后,麦穗被放入一个圆锥形石臼中用木杵打,这是为了将麦芒和麦壳弄掉。麦糠则通过轻吹被扬走。最后,麦粒被装进石臼,再用木杵搅拌击打,从而磨成面粉。实验结束时,考古学家将面粉做成面团,然后在柴火上烤成类似皮塔饼的未发酵的扁平面包。他们将这一实验成果吃掉了,可能还喝了点啤酒。
-
中华绒螯蟹2022-02-22但是,这些冰河时代的狗又总是引起争议。有些研究人员已经质疑这些动物属于犬科的凭据,因为它们与其他的考古证据极不相符。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引起争议的犬科动物与狼身体上的差异是非常小的。受质疑的是用于分析和解读其头骨的方法。戈耶洞穴里的犬科动物大小就被认为是有问题的。既然头骨如此之大,其身体肯定也很大,而驯化的动物通常要比其野生同类的体形要小。因此,有些研究人员辩称,戈耶洞穴里的实际上只是一种现在已经灭绝的狼,而不是狗。或者说,如果戈耶洞穴里的犬科动物和“拉兹博”确定是早期的狗,那么它们也很可能是进化链条上的死结,是人类不成功的驯化试验。大部分考古证明仍然倾向于认为,现代犬的真正祖先被驯化的时间要晚得多,要到最后一个冰河时代高峰期后。这一论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诸如猛犸象和披毛犀等冰河时代巨型动物的消失——人类已经和那些凶猛得要命的犬类结成了伙伴关系,将那些巨型动物猎杀殆尽了。而认为戈耶洞穴里的犬科动物并不具有狗的特征的观点非常鲜明,甚至有些情绪化。此类观点认为这些早期的“狗”与现有的理论架构格格不入;即使它们真是狗,也不大可能是现代犬的祖先。对驯化犬科动物的研究充满争议。如果读者能原谅我用词不雅,可以说,研究犬类的古生物学领域简直就是一个“狗咬狗”的世界。
-
月瓦戈医生2021-08-04因为猎物减少,食肉动物也遭受重创。大约1.4万年前,洞狮从欧亚大陆消失;1.3万年前,美洲狮也灭绝了。剑齿虎则在新世界苟延残喘到了距今约1.1万年。
-
想不起来就算啦2021-11-20盛宴与饥荒在欧洲,土豆变成了一种主食,成为谷物的补充,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食品安全。但是,当欧洲各国开始对它过分依赖时,问题出现了。这一间题与土豆扩散的方式有很大关系。因为,土豆激收时,程度往往很严重如果你想在自家的菜园里种植土豆,你可以买一袋子“土豆种子”。当然,这个名字有很强的误导性。所谓的“土豆种子”其实就是土豆,根本不是什么种子。这些小土豆的母体生长在受到严格控制的环境之中,这样就能保证其谱系纯正,并将不同品种发生杂交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从作为种子的小土豆上长出的植物,就是其母体的复制品。土豆是一种开花植物,它的花呈五瓣,颜色为淡紫色,很漂亮。土豆开花的全部意义在于有性繁殖。当昆虫前来采蜜时,它们会带来其他植物上的花粉。花粉就相当于植物的精子,其中包含植物一半的染色体一一另一株植物的,或者是同一植物的雄性DNA。重要的是, P 181
-
想不起来就算啦2021-11-20了人工栽培?如果是,人工栽培是不是至少发生在两个地点,甚至更多的地方?单一起源地的说法更有可能是对的,但是我认为,我们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手段或证据来回答这一间题。要解开这一迷团,还得做更多的工土豆女神、高山和大洋不管人工栽培最早发端于哪里,它都将野生土豆转化成对人类更有用的东西了。野生土豆和栽培土豆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其块茎大小和蔓藤(水平地长在地面的细茎,用于长出新植物)长度。野生土豆蔓藤很长,这使得新苗能够长到离母体很远的地方去;它的块茎也不大人工栽培使得蔓藤变得短了许多,块茎也长得更大,这两个特点使得土豆苗不太适合野生,但是土豆却更容易收获。这一点与小麦有结实叶轴的特点相类似一对于野生品种而言,它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缺点,但是对于人工品种而言,又成了优势。相比之下,栽培土豆中含的糖苷生物碱也要少得多。而正是这种成分使一些野生土豆味道很苦,甚至有了毒性。对秘鲁社会而言,土豆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于是,出现了安第斯文明。在公元之后的1000年里,土豆作为一种关键的主食农作物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12世纪兴起的印加帝国从厄瓜多尔一直延伸到圣地亚哥。帝国的发展就是受到土豆这一地下商品的推动。印加人甚至还供奉着一个稍显粗糙的土豆女神,名叫“土豆妈妈”。他们种植的土豆品种太多了,所以需要一些富有想象力的名字
-
simonx2020-07-03人类和狼在这个星球上共存的最佳办法似乎就是互相躲避对方。我们的祖先曾经在很长时间里容忍狼在其附近,并最终驯化了它们。而与以前相比,从天性上讲,狼在人面前更加胆怯了。狼通过多种方式,被驯化成了犬,这是它们的变化,但是野狼可能也发生了变化。残害和狩猎本身就是一种选择,其压力会造成这样的结果,最能成功存活的狼很可能是那些远离人类的。于是,那些更为胆怯、总是躲避人类的狼,可能就是人为选择的产物,这一点与犬一样。灰狼和犬的基因显示,演变成犬的那支谱系的狼现在已经灭绝了。在最后一个冰河时代高峰期,环境恶劣,所以灭绝当然是有可能的。但是看待狼的谱系还有另一种观点:那支谱系的狼根本就未灭绝;实际上,它们就是狼家族中成员最多的那一支ー一犬。从基因上讲,犬就是灰狼。绝大多数研究人员干脆就将它们归入灰狼种,而不把其视一个独立的物种,之前被承认的大类只被作为一个次级物种:家犬。所以,我们如此熟悉㹴犬、西班牙猎犬和寻回犬等,从本质上讲就是狼。但是它们比其野生同类更友好、危险性更小,也更善于摇尾乞怜和舔手讨欢。53页
-
躺倒2019-09-05我们还浪费着大量的粮食,占了生产量的1/3.
-
系统设置2019-11-16杂交会引发各种问题。首先有生物学上的问题,一是关于物种完整性,二是物种间的界限曾经神圣得不可逾越,但它们之间到底发生过多少杂交呢?如果发生过很多杂交,而且之后的后代都能生育,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物种界限过于狭隘?这些问题如今引起了广泛争论。但是,实际上分类学家(以给物种命名和划定物种界限为职业的人)从来不会像教科书那样死板。各个物种只是进化谱系中的一张张快照而已,它们会分化(有时也会融合)。在生命之树上,它们能与最近的同类区分开来,从而被人类界定为一个物种。但是,有时候人们会为了方便而主观界定它们,这在给驯化生物和其野生祖先命名时特别明显。杂交可能还会导致伦理问题,即驯化物种的基因“污染”野生物种。我们创造了驯化物种之后,现在却变得特别热衷于保护其任何尚存在的野生同类。但是这会不会造成一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物种纯洁性的观念?这一问题很具挑战性,并且随着人口增长以及驯化物种的繁荣,这个问题会变得更加紧迫。这确实是个困境。被驯化而成为人类盟友的物种,因为其有用、可以陪伴,甚至对人不可或缺,已经拥有一个安稳的未来。但是,这些物种和人类一起,对残留的野生物种却构成了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