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个汉字里的日本
最新书摘:
-
豆友2150059252020-08-15日本有“雨に降られた”(碰上下雨了)的说法。那么回答的人一般会说“困ったんだ”(真倒霉)。这里“真倒霉”并不是说日本人讨厌下雨,而是一种被动体文化长年积淀,发酵成一种下意识的表现。但现在年轻人不太使用这个表达方式了,而改为“雨が降って、困った”(下雨了,真麻烦)的说法。因为下还是不下并不是自己能控制的,没有必要使用被动语态。这是雨文化更为细致化的一个表现—有了灵活的接纳度。这令人想起舞台剧《月形半平太》中的一段对话。一位迎送的女人对月形半平太说:月さま、雨が……月形半平太回答说:春雨じゃ、濡れてまいろう。翻译成中文大意为:月大人,下雨了……呀,是春雨,让它淋吧。这段已历经半个世纪岁月的经典对话,现在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
-
林磊2020-01-09我们并不陌生的《徒然草》,为何每读一次就感动一次?因为整本书流淌着句的思想:五月还是菖蒲满屋顶,起秧插稻,水鸟声声如叩门;转眼六月,则是茅屋柴庭,牵牛花白,蚊香袅袅,很是生情;到了七夕,夜半转凉,芦萩泛黄,早稻收割完毕,秋风浩浩,令人心爽;立冬过后,草木枯萎,白霜满地,红叶散落;又到年末,望着人们忙碌的身影,倒也年味大增。可怜只有那天边的月亮,独自清光辉辉,无人搭理。小说家井上靖写岁暮,说在他的家乡伊豆,十一月中旬到十月初是神乐到来的日子。神乐的锣鼓每年总在那个时候响起。他们顺着狩野川下游一带的村子巡回演出,最后才能到达位于天城山麓幽深处他所在的村庄。川端康成的《古都》,通过赏樱、葵祭、伐竹会大字篝火、时代祭,展示古都时令的推移,自然就像一个色彩斑斓的流动体,变换出“好吃”“好玩”的旬之美。千多年前的和泉式部留下日记,里面写到七タ,说几位擅作和歌的多情男子,送来了吟诵牵牛星与织女星的和歌。她的情人为尊亲王也没有忘记她,写下情歌:“一年难得见一面,织女难渡银河岸。”亲王又燃起了缥缈不定的感情。和泉式部赶紧回复:“银河之天不敢看,妾身怕被织女厌。”令人吃惊的是日本人将七夕的思念与生情一直延续下来。至今他们还在认认真真地赏玩着七夕的岁时记。同样是千年前的紫式部,在她的日记里已经有九九重阳菊花棉的做法。在重阳节的前夜将棉花覆盖在菊花上,九日早上将夜露打湿的棉取下擦脸或拭身,当时的习俗认为可以防衰老。而那天清晨,紫式部确实收到了藤原道长夫人送来的饱沾晨露的菊花棉,喜不自禁的她作和歌道:若承菊露容颜不老,更愿花主长命千秋。这样说来,旬的日本,从诗意的角度看就是半透明的、很轻很薄的日本。轻的就一定不好吗?不一定,因为花瓣就很轻。薄的就一定不好吗?也不一定,因为蝉翅就很薄。这样说来,旬的日本,从本源的视角看是女性的、小资的、有着春醉病态的日本...
-
林磊2020-01-09一九九一年,日本裸体艺术史上发生了一件最为震撼的事件。这年的二月,写真界的大腕筱山纪信以性感女演员樋口可南子为模特,出版了写真集《 water fruit》。整本写真集黑白质感,影调丰富从宽衣解带、轻褪罗衫,到浴池与床上的各种不俗的表现,将樋口纯真与欲望之间的情愫展露无遗。然而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在写真集里,堂堂地露出了令今人联想无边春色的阴毛。难道这就是情色人欲在胶卷上的终极之美?或者干脆说,是女人在男人面前的被脱去,被窥视,被羞辱?只能见仁见智。不过当时的人都想,这本挑战尺度的写真集肯定要被取缔,趁警方还没动手赶快购买收藏。所以尽管价格不菲,依然十分畅销,不到两个月便加印五次。然而料想中的警察取缔之事竟然没有发生。或许他们也不得不叹服于这翻转于黑白之间的大胆裸露?也从鲜活的肉体芬芳中嗅到了艺术的玫瑰香?在同一年的秋天,筱山纪信又将镜头对准了当时的顶级偶像宫泽理惠,出版了全裸写真集《 Santa Fe》。这回是彩色版。除了上半身秀色可餐之外,下半身秘丘周边的茂密更显楚楚动人。显然,曝光于筱山胶片上的青春玉体颠覆了一种审美倾向,一种裸体引发男性性幻想的陈腐审美倾向。筱山与宫泽都在玩弄一种日本文化才特有的春眠情调一一在自然风光里道遥慵懒的情调。这种情调源于阳春丽日的悠闲小憩。《 Santa Fe》出版后引发了轰动效应,发行量超过一百五十万册。这个数字至今还是日本写真集销售量的最高纪录。
-
豆友681767362019-12-20江户时代的风俗史家喜田川守贞在《近世风俗志》中说,女人在“脖子上擦白粉为单足屹立,使它更显眼”。脖子上的浓妆主要是为了强调“拉下后衣”的媚态。而拉下后衣之所以有媚态,在于它能轻微地瓦解颈部衣领的平衡,向男人暗示通往肉体的通路。为什么女人的后颈会成为日本男人的关注点?有学者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加以分析:从古至今,日本婴孩多数时间是被妈妈用带子绑在后背,而不是抱在怀里。婴孩的视线所触首先是雪白的裸颈。这个意识潜移默化至成年,结果就是把后颈看得比乳房还重要。
-
豆友681767362019-12-20日本还有“金猫银猫山猫”的奇异叫法。这是江户时代的隐语,表现江户两国一带私娼的等级。上等的是金猫,下等的是银猫,再下等的是山猫。
-
豆友681767362019-12-19在古代,插秧的主角是乙女(少女)们。对她们的基本要求是斋戒沐浴。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暂时断绝男女关系。如果破坏了这个规则,农作物就会歉收。《源氏物语》有一段人人皆知的“雨夜品评”情节。以源氏为首的公子哥为什么不与宫女游玩,而热衷雨夜清谈呢?原来也是忌讳五月雨,男女必须暂时停止交往。“帚木帖”里这样说:长雨连绵不见天晴,宫内不得不持续“物忌”。可见平安朝的宫廷生活就将五月雨列入了物忌。
-
豆友681767362019-12-19再从日本神道背景来看,神道强调月见中含有咒术之趣。月读命是掌控夜国之神。日本人在月见之时供上团子和芋头,以示对月神的感谢。在京都有月读命神社,表明“月读命”身为月神而以古物神为祀。
-
豆友681767362019-12-19但“月见”亦能生出忧郁与厄运。依据月的阴晴圆缺,生出死生一如的不死观念,因而对月憧憬的同时又生出恐怖,于是在人的精神暗处,住着月的阴影。故日本也有“月忌”的风习,奉劝人们还是不“月见”为好。如日本有“月待”之语。著名民俗学家柳田国男解释道,这里的“待”不是等待月出,而是暗指在神的身边,与神一起过夜。从古风的意义上,“待”(まち)是与“祭祀”(まつり)相近的语言。所以日本人的月见,一开始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赏月之意,而是取其反义。望月是被视为禁忌的。《更级日记》里,丧母的孩子们看着洒下的月光,作者便慌忙用衣袖遮住孩子们的脸。为什么要遮脸?是怕望月给人带来不好的预兆。《源氏物语》的“宿木帖”里也有月见是禁忌之事的说法。这些都是畏惧于月光的魔性。
-
豆友681767362019-12-19但月见之月只能是特定某个月的月,即十五之夜的中秋名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