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财团
最新书摘:
-
明生2020-06-031997年,中金公司作为主承销商,出色完成中国电信(现中国移动)香港IPO,融资42亿美元,拉开了中国大型国有企业整体改制上市的帷幕。
-
明生2020-06-03尽管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小平同志在那之后不久又遇到一段艰难曲折,一直要到1978年之后,他才能真正开始实施他振兴中华,为中国人民谋求福祉的宏伟目标。
-
明生2020-06-03但是,拿它来比作耶路撒冷、麦加或洛阳,就不甚恰当。
-
明生2020-06-03说到华尔街,就会想到华尔街23号那栋根本称不上雄伟高大的老楼,而直到1980年代末,一直是J.P.摩根银行的大本营。你一走进这座建于1914年的大楼,抬头就会看到装缀着1900颗水晶片的路易十五吊灯,光芒四射,熠熠生辉。
-
明生2020-06-03这些心得,往往和我偶尔翻阅时的客观环境有关,彼时彼刻,国内外有何动态,难免会使我产生一些联想。
-
明生2020-06-031911年,J.P.摩根公司担任了湖广铁路债券发行承销团的主承销商。此后数十年间,公司持续投资,并扩大了在华发展的影响。J.P.摩根公司为中国的航天、电力、石化、钢铁、金属矿产等行业募集了大量资本。
-
o1xhack2018-02-18994年,J.P.摩根的管理部门推出"风险矩阵"(Risk Metrics)系统;1997年,又推出"信用矩阵"(Credit Metrics)系统。这两套管理系统成为金融行业风险管理的滥觞。
-
o1xhack2018-02-18摩根文化是几代人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种文化体现的是一脉相承的竞争意识,与时俱进的经营策略,以及纠错和自省意识。
-
进行式ing2017-08-07In the 1880s, a generation of Wall Street bankers was doomed by the wisdom of one William Evarts, who credited his longevity to “never under any circumstance having taken exercise. ” Pierpont usually played cards at a club after work rather than join in a game of tennis. He occasionally lifted dumbbells, but in the late 1880s a medical sage advised him to “stop exercise in every form. Never even walk when you can take a cab.”
-
[已注销]2015-05-16莫罗总是在理想主义和实利主义之间左右为难。人生一次,岂能诸梦成真。摆在他面前的种种选择把他折磨得苦恼不堪,因而心神不定。他和夫人出入在有产阶级的圈子里,是皮埃尔.杜邦在宾夕法尼亚州的长木花园中的常客,一路会经过喷泉、花房、万管型管风琴。但是,他们感到在这个富裕的世界里无所适从。德怀特还在辛普森-撒切尔公司的时候,就因常有清教徒的罪恶之感而心中阵阵刺痛。他会说:“贝特西,这不是你或我该过的生活。”他们一起梦想如何能积蓄10万美元,那样德怀特就可以去教历史,而贝特西可以去写诗。贝特西.莫罗毕业于史密斯学院,是一位诗人。她的作品发表在《哈泼斯周刊》和《作家》杂志上。他们永远没法认识到自己不可抗拒的理想。
-
二然2014-10-06由于铁路具有天然垄断性质,规模很小的竞争者也会轻而易举地使其陷入困境。
-
二然2014-10-06皮尔庞特把自己感受到的惧怕憎恨都转化成了超常的爱
-
二然2014-10-06总的来说,他从事的是狄更斯所谓的望远镜式的慈善——对抽象人性的厚爱夹杂着对他熟悉的个人的吝啬。
-
[已注销]2014-04-291987年美国股市大崩溃前夕,我思量撰写一部华尔街通俗史。然而,我亦心存疑虑,担心最终的作品会令作者及读者感到冗长乏味。但随后的一个突发奇想让我独辟蹊径。倘以一个银行帝国的财富为唯一的折射点来看待整个华尔街的辉煌历史如何?直觉告诉我,若以翔实生动的描述再辅以丰富的数据,读者也可以在不知不觉之间了解华尔街光辉的过去,甚至在书中找到乐趣。但哪一个银行帝国最能反映华尔街历史呢?很自然地,我想到了铸就摩根财团的J.P.摩根家族及其在大洋彼岸所建立的银行帝国。
-
zj_adrian2018-08-28里根时代的华尔街自觉地重走20年代的老路。时事评论员注意到了这两个年代之间神秘的相似之处--繁荣的股市、共和党削减税率、拉丁美洲债务危机、货币的波动不定、公司兼并浪潮、贸易大战、农业和能源工业的不景气。
-
[已注销]2016-01-13多年以后他说:“美国公众们似乎不愿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他们可以选择受管制的法律协议或不受管制的非法律协议。早在50多年以前我们就应摒弃那种站不住脚的教条,即认为自由竞争能保护公众利益。”我们将不断看到,摩根财团总认为政府调控胜于自由竞争,而私人垄断又胜于上述两者。
-
[已注销]2014-04-29本书叙述美国银行业帝国摩根财团的兴盛、衰落和复兴的历史。也许再没有别的组织机构比摩根财团更富于传奇色彩,更充满神秘气氛,以及更让人争论不休。直到1989年,坐落在百老汇街和华尔街相交的“街角”处的J.P.摩根公司一直威严地主宰着美国金融界。华尔街23号这座低矮的建筑物,两侧分别为纽约证券交易所和联邦纪念馆,入口在两条道路的交点上,并无悬挂字号,表现出一副贵族般超然的气派。我们的故事就紧紧地围绕着这座轮廓清晰的大理石建筑以及曾经踏上过其台阶的众多总统、总理、显贵和百万富翁而展开。根据现已公开的资料,我们可以沿着他们当年的足迹,步入这家世界上最为秘而不露的银行。1935年以前的老一代摩根财团可能是世界上最可畏的金融联合机构。它由美国银行家乔治・皮博迪于1838年创办于伦敦,后由摩根家族所继承,迁至纽约后声名鹊起。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两位最为著名的摩根——老J.P.摩根(1837—1913)和小J.P.摩根(1867—1943)——被揉成了一个复合式巨人——J.P.摩根,其势力整整持续了长达100多年之久。他们父子两人相貌酷似,都是秃脑门,圆鼻头,鸭梨般的身材,这就使人们分不清谁是谁。对于钦佩者来讲,这两位J.P.摩根代表了正统的旧式银行家,他们以言为约,以握手为印;对于诋毁者来说,他们是伪君子,欺压其他公司,里通外国,诱使美国参与战争,大发不义之财。对于摩根的评价,从未有过中立之论。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前,华尔街23号是一个金融帝国及其外国前哨办事处的总部。在百老汇街一侧,坐在拉盖办公桌后面的是纽约的合伙人,他们还联合了另外三个合作伙伴——伦敦的摩根建富、巴黎的摩根公司及J.P.摩根所谓的费城分公司德雷克塞尔公司。其中摩根建富无疑势力最大,形成了摩根帝国伦敦—纽约的轴心,成为越过大西洋传递英美国家机密的邮局。在实行“新政”之前,“摩根财团”可指纽约的J.P.摩根公司;广...
-
[已注销]2014-04-29《摩根财团》一书作为对叱咤英美经济政治舞台达两个世纪之久的摩根财团,并逐步演变为J.P.摩根、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建富的专史,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作者罗恩・彻诺先生凭借客观的史实和生动的叙述,为我们研究英美金融史乃至西方经济发展史提供了鲜活的素材。该书清晰地展示了两百年来美国各个历史阶段中金融界、工商界与政府角色的嬗变,揭示出美国现代金融体制的来龙去脉,这些史实和分析对我国金融改革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积我多年从事金融工作的经验,深知金融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也感受到包括《摩根财团》在内的一些国外金融史对我的启迪。譬如,《摩根财团》书中展示出的美国经济史上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来美国安然、世界通信等一些大公司频频传出财务造假的丑闻,暴露出当代美国金融监管的薄弱,使美国经济遭受了沉重打击。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尚且发生如此令人震惊的怪事,发展中国家在前进过程中出现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这决不能成为发展中国家宽容自己和自我安慰的借口。历史和现实都在昭示我们,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一定要正确认识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在金融深化、放松管制、推进金融自由化的同时,必须把加强政府监管的文章做足、做好。《摩根财团》确是一本值得一读的金融史书。我对此深信不疑,十年前我初读此书时如此,十年后的今天我重读此书时亦是如此。为此,我决定再次向国内读者推介此书。
-
[已注销]2014-04-29华尔街的历史不算太长,但是其象征意义很大,因为这与美国的经济和金融史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使得不少首次到曼哈顿来的游客怀着好奇心来这里看个究竟。但是,拿它来比作耶路撒冷、麦加或洛阳,就不甚恰当。因为这不能算是“圣地”,华尔街象征的是资本主义的寡头资本,不少人痛恨它,因而是绝对不能和宗教圣地相提并论的。但是,华尔街的历史值得研究,其象征的资本主义金融更需要我们深入了解。至少在《摩根财团》成书的那个年代,大多数国人对此所知甚少。由此,我又想到一个历史事实。1974年,复出不久、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同志受毛主席的委托,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出席联大第六次特别会议。4月10日,小平同志作了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震惊世界的发言。他全面阐述了中国的对外政策,还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问题,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政府的主张。他指出,国际经济事务应该由世界各国共同来管,而不应该由少数国家垄断;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参与决定国际贸易、货币、航运等方面的大事等等。小平同志的发言,不禁使人耳目一新。这表明中国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将更多地关心和参与国际经济和金融领域里的竞争和合作。尽管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小平同志在那之后不久又遇到一段艰难曲折,一直要到1978年之后,他才能真正开始实施他振兴中华,为中国人民谋求福祉的宏伟目标。有一个鲜为人知,但含义深刻的细节,值得提一下。在联大开会余暇,陪同人员想知道小平同志是否有兴趣出去看看,毕竟来一次美国不容易。小平同志不假思索,非常爽快地说:“好!去华尔街!”那天刚好是周末,狭窄的华尔街上显得有点冷清,全无平时那一派繁忙的景象。华尔街23号摩根公司的大楼,也无任何特别之处。但是,置身于纽约曼哈顿岛的最南端,仰望周边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气冲牛斗,不可能不使人思考美国建国以来迅速崛起的缘由。小平同志早年留学法国,在苏联也生活过,并非不晓得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