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指引擎
最新书摘:
-
猫骑士田田2022-01-24不管怎么说,在适当的地方做出适当的妥协,有助于保持精神健康。
-
豆友266606532021-07-25巨型智慧的灭亡,大抵就是这样发生的。在人类意识到的时候,该说永别的时机早已经过去了。但是该说永别的对象还是一成不变地继续工作着。所以今后也请多关照,巨型智慧们说。
-
豆友266606532021-07-17弗洛伊德属于可燃垃圾还是不可燃垃圾?说不定属于资源回收垃圾?我想象接到问询一头雾水的环卫局员工的模样。同时觉得再怎么说也是环卫局,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能问的吧。比方说时间是什么垃圾?忧愁是什么垃圾?垃圾又会是什么垃圾?
-
豆友266606532021-07-13在脱下扔掉的黑色袜子构成的山顶上,白色的小小的一只袜子,染上淡淡的红色。鲍比,我试着喊了一声。我的右手朝鲍比袜伸过去。中指和无名指并排前进,将横向打开的入口撑开。“能把灯关了吗?”鲍比嗫道。
-
豆友266606532021-07-04要解开这类谜题,需要花费极其漫长的时间。而它所要求的,仅仅是强制遵守它所制定的规则而已。如果无视它的规则,迷题就会崩溃,自然也可以得知里面的内容。不过这个箱子说不定带有某种功能,一旦判断有人无视谜题的规则就会自爆。但正像是不存在无法拆除的炸弹一样,这种功能应该也有办法避开。物质与人类规定的规则并无关系。人类设定的规则如果能在物理上实现,自然也会存在瞄准规则本身的物理过程。虽然这完全没有得到证明,但我总觉得这是某种能带来心灵安慰的信仰。没有不能破解的系统,只要它不是联系到自然现象本身的不可能性。
-
绝对透视漩涡2020-06-11偏离人行道的思考悬在半空。
-
绝对透视漩涡2020-05-16我们即将淹死,我们正在淹死,我们已经淹死。我们处在其中一个状态。当然,也存在绝不会淹死的可能性。但还是希望能这样想:即便是鱼,也是会淹死的。
-
嘉仓嘉多2020-01-04105作为交流方式,这很不错。而作为交流方式的另一方面,仔细想来,所谓交流,无非也就是如此。交流不是成功了吗?而且精度很高作为美味而言。吃与被吃之间,便有某种东西化作身体的构成,进行了交流。
-
Adobe Anna2019-11-22总而言之,笑这个东西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从思考的空隙中忽然出现,将非逻辑的推论跨越阶层加以归纳,有着谁也不能抱怨的气势。
-
Adobe Anna2019-11-21日本文书的历史,可以说就是随着每次旧日本列岛调査队的派遣与带回来的反例战斗的历史。第一次调查队带回来的15页的笔记虽然通常被认为解读出来了,但第二次调査队带回来的笔记本约有40页的量,其中出现了不少新的符号。将那些符号重新解读,暗示了第一次调査队发现的资料还有别的解读方法。之前以为是同一个文字的符号,其实是不同的文字,一且用上这样的解释,文章的意义内容可以说就变得大相径庭了。
-
Adobe Anna2019-11-15托梅女土,自我消失自动机的理论专家。一生只发表了四篇论文,每一篇都不存于历史中。为什么仅仅几篇论文就能当上教授,这一点尚不明确,不过真正的情况也许是因为在被遗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这样的吧。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解释。
-
Adobe Anna2019-11-15人类创造的东西,一旦嵌入模型,就有无休无止地成倍增长的倾向。
-
Adobe Anna2019-11-15他觉得思考奇怪事情的人是无穷无尽的。
-
Adobe Anna2019-11-13自从爱上丽塔以来,詹姆都说了一千遍了,我只是强忍着没指出e而已。两个礼拜能说一千遍,我觉得有点太多了。
-
看不见的城市2020-01-19一路劈开森罗万象、来到厨房的我,额头上流着两道血。我没注意到横穿走廊的玻璃板,一头撞了上去。万物有象,然而仅仅因为看不见,便会伪装做无象。
-
韧勉2019-12-30某个定理公布出来,迎来狂热的欢呼,然后又被发现弄错了——这种事情并不罕见。但如果是一篇仅仅四页的论文,那又该另当别论。而且也不是头脑发热、疯狂跑去投稿的研究生提交的论文。那些论文是当时被称为最顶尖数学家的一批人,将之作为自己的不朽业绩向期刊投稿,并且通过了同样被称为最顶尖数学家的编辑们的审稿,最终刊登在期刊上的。而且要理解那个定理,不要说顶尖数学家的专业素养,就连一般数学家的素养都不需要。定理本身连中学生都能理解。尽管只有数学家才能想象出由这定理出发席卷整个数学领域的模样。这个论文在随后的一周里引发了可怕的狂热。所有的新闻、杂志、电视、网络都在讨论这个发现。这个A to Z定理,被称为理解世界的极致单纯的终极理论。但再过了一周,这个话题就不怎么再被提起了。虽然每个人都承认定理的精妙,但它实在是太过简洁明了了。就算是小学生,只要有人耐心去教一教,也能理解。谁都能一目了然的终极真理,实际上需要那么大张旗鼓地持续关注吗?大家慢慢都开始恢复了理智。伟大的数学家宣称这一定理将会改变数学的整个面貌。但是好像也不会让汽车跑得更快,肚子吃得更饱。据说这一定理对于人类更加深刻、更加透明地理解数学将会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理解了之后能做什么呢?不是数学家,完全无法理解。数学家们依然带着无比的狂热,继续出现在电视新闻上,试图解释这一定理能够带来什么。但他们嘴里不断往外冒的专业术语,除了数学家自己,根本没人能理解。有没有二次方程的解法,会给每天的生活带来什么不同呢?人们渐渐搞不明白了。按照数学家的说法,简而言之,那就像是以前未曾发现的神奇的透明之物,打个比方来说,就像是空气一样的东西。这样的说法多少能说服一些听众,让他们点头思考。人们的兴趣犹如爆炸般急升、然后又急速消退的状况,被各种媒体敏锐地察觉到。他们改变了预定计划,开始报道某个团体的警告。从定理发表的时候,那个团体就在...
-
穆信2019-11-18其实有一个简便的手段辨别地球人的性别,这一点很想告诉外星人:将适当数量的地球人关在适当大小的箱子里,加入适当的水和饵料,保持适当的温度放置一段时间、拥在一起挤成一团的是男孩子,蜷缩起来相互牵着手的是女孩子。
-
O2019-11-14处理间隔不能做到无限小,无限高速的计算就不可能实现。然而间隔变得无限小,所有步骤也就成为一体了。虽然微分运算确实是那类操作中的一种,但所谓微分实际也是速度本身。如果存在没有步骤的算法,那么它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速度无限的计算。但是那样的东西既无法按次序追踪,而且也不能再称之为计算了吧。最快的算法也是算法,因此,必须有着大于0的有限的最小步骤间隔。所以,追求计算速度,将粒子的微型化推进到极限的人类与电子大脑们,尽管获得了量子计算这一强大的武器,但还是没能跳出算法这一框架。人类可以将现有的算法通过并行处理实现高速化,但依然存在界限。除非考虑一种不存在计算过程的计算。“然而,那样的过程是存在的。”带着孩子般的天真如此宣布的,是当时号称最大规模的电子大脑,神父C。“自然现象正是那样的计算。此时此刻,那样的计算依然在运行着。”
-
韧勉2019-12-30所有宇宙的运算本身构成了更高的巨型运算,这是人类目前倡导的宇宙论。巨型智慧们一开始没有理睬这一意见,不过如今也开始将之视为某种真相的一鳞半爪。整理一下吧:地球的巨型智慧,通过将自己与自然现象同化,获得了终极的运算速度,然后某种智慧通过将那些终极的运算速度进一步组合,获得了更加超绝的运算速度。说实话,基于从前应该存在的常识考虑,计算机与自然现象的同一化是可能的吗?巨型智慧们声称自己做的就是那样的事,但它们一来完全没有预见到事件的发生,而且之后也承认对于原因毫无头绪。如果是这样,那么自然也应该注意到,搞出那种胡闹的并不是计算机,而是想要组成更为高速的计算过程的某种智慧。它将自然用作计算,然后将自然分割成复数部分,组成平行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