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套路

最新书摘:
  • KIKI59
    2019-05-31
    信以为真的错觉所以说,根据外部资源做出决策、形成观点不一定是坏事。事实上,这是一种颇为巧妙的节能策略,通常来说对我们有好处。“同伴影响力”是大脑为了寻找有价值的外部资源、获得群体归属感而采取的适应性策略。大多数情况下,这都是件好事。但反过来说这也使我们容易被洗脑。
  • KIKI59
    2019-05-31
    大脑将别人的价值判断和观点看法解读为“调节自身看法”的信号,以便提高做事效率,获取最大收益。因此,我们会觉得“既然这对他们管用,那应该对我也管用”
  • KIKI59
    2019-05-31
    这项研究还显示,我们不但在乎外在的名声,也在乎(甚至更在乎)内在一致性。当接受即时奖励会影响内在一致性时,我们就会出现抵触。久而久之,保护内在一致性的倾向会延伸到外在。简言而之,我们更乐意被视为凶猛的棕熊,而不是温顺的羔羊。
  • KIKI59
    2019-05-31
    你会信任一个陌生人,却不信任另外一个,这究竟是为什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日本北海道大学的研究团队对此进行了考察。研究人员认为,人们会根据“圈内信任”形成两种观点。第一种是刻板印象:人们认为“自己人”都是好人,乐于助人,慷慨大方,值得信赖,公平可靠。第二种是预期:人们期待“自己人”会善待自己,因为大家价值观相同,有共同的追求,会考虑彼此的利益。
  • KIKI59
    2019-05-31
    根据神经经济学家保罗·扎克的说法,设骗局的关键不在于说对方相信你,而在于说服对方你信任他。在骗局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人类催产素调节系统(简称 THOMAS)。 THOMAS是一种强大的脑回路。当我们感觉受人信任时,大脑会释放影响神经系统的催产素,让我们产生回报对方信任的渴望,即使对方是陌生人也不例外。当别人表现出信任你的时侯, THOMAS就开始发挥作用了。这个时候,我们很容易落入陷阱。促使我们深思熟虑、慎行事的前额皮质会退居二线,任由 THOMAS应对即将到来的灾难。但反过来看,如果没有 THOMAS,我们就不会同情别人,也没法跟别人建立关系。
  • KIKI59
    2019-05-31
    说得直白点,我们对刚认识的人做出的主观评价,取决于此人跟自己有多少相似点。这个解释看似讽刺,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对别人做评价的时侯,很大程度上依靠信任。对大脑来说,信任与奖励紧密相连。无论是贏得他人的信任,还是感到足以信任他人,对大脑来说都是奖励。因此,大脑会在我们跟旧生人初次见面时就开始做评估。
  • KIKI59
    2019-05-31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最新研究显示,我们可以“训练”自己的大脑,让它调整对奖励的期待(某些脑部损伤会导致对奖励的期待降低,但大多数人都不想头部受伤吧)。与此同时,心理学研究显示,当我们做“自己想要什么”的决定时,关注一下亲朋好友的看法,就能得到更多的长期回报,也不那么容易后悔。恋爱关系的情况要复杂一些,但也有不少可靠的研究成果。
  • KIKI59
    2019-05-31
    研究团队相信,当愿望成真时,我们的情绪是积极的;当遭遇挫败时,情绪则会变得非常消极。消极情绪会削弱我们原本的欲望,带来强烈的悔意。
  • KIKI59
    2019-05-30
    这同样源于大脑的“节能策略”。我们的大脑要消耗很多能量人类每天摄入的卡路里中,有20%都贡献给了大脑),用的时候却相当吝啬。如果能从外界汲取能量,而不是消耗自己储存的能量,大脑绝不会轻易放过。有讽刺意味的是,正如上述研究显示的,这么做会削弱我们付出努力的决心,在短期内会对自控造成不利影响。(顺便一说,这个结果跟上一章提到的公开承诺原则并不矛盾。在那个例子中,我们是害怕受人指责,所以产生了履行承诺的动力,别人并没有用任何方式帮助我们实现目标。)
  • KIKI59
    2019-05-30
    这就成了所谓“情侣间的小默契”。如果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当一个人试图回想往事时,伴侣能够帮忙填补记忆空白,这种现象其实很常见。心理学家称之为“交互记忆”( transactivememory),也就是相处已久的伴侣能靠彼此回忆往事。两个人形成了一个“记忆组合”,分享单靠一个人无法完全想起的事
  • KIKI59
    2019-05-30
    还有一点也值得注意:有一个行业完全建立在推崇自控的基础上。励志书籍和成功学演说家经常强调一个可疑的观点:只要遵循某某原则,每个人都能实现自控。但上述研究显示,即使你觉得自已“实现了自控”,终还是会发现,其实“实现自控”根本就不存在。你买下的不过是“觉得自己有自控力”的海市蜃楼。抱散,无法退款哟!
  • KIKI59
    2019-05-30
    上述结果验证了一句老话: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自制偏差”是极为常见的认知偏差,犯过一次同类错误,并不能保证下次就不会再犯。减肥反弹、烟瘾复发………我们每个人都不止一次遇上过类似的向题。上述研究表明。、悲剧之所以会重演,部分原因就在于,我们总会高估自己的自控力。
  • KIKI59
    2019-05-30
    与此同时,学生们事先做的预测则恰恰相反。预测自己表现最好的学生,实际表现最差。预测自己表现最差的学生,实际表现最好。出现这个结果的原因是,最担心让自己失望的学生,也就是认为马上就能得到反馈的人,更有动力去好好表现,同时会适度降低个人预期,以免得到坏消息时难以承受。换句话说,好好表现的动力和悲观的预期并不矛盾。事实上,两者的搭配相当完美。
  • KIKI59
    2019-05-11
    导致上瘾的神经化学物质是多巴胺,尤其是中脑腹侧被盖区(VTA)的多巴胺受体活动。多巴胺通常被称为“奖励神经递质”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但当奖励中枢里遍布有害的奖励回路时,多巴胺也会成为我们潜在的敌人。
  • KIKI59
    2019-05-11
    这个奖励中枢(全称“中脑边缘奖励中枢”)对我们来说不可或缺。但就像缺乏保护的系统网络一样,它会被外部力量侵入和利用。外部力量会利用同样的奖励回路(全称“动机突显神经回路”简称1SC),让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情况,反应都像面对奖励一样。问题在于,这种新印记通常对我们没有好处。但大脑难以区分这两种奖励,新印记也会融入原有的系统网络。当奖励中枢里遍布这种有害印记时,我们就可以说某人对某物或某行为“上瘾”
  • KIKI59
    2019-05-11
    心理学家甚至发明了一个术语,叫作“穷思竭虑”( obsessiverumination)。穷思竭虑的人容易迷失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这种世界会让人感到自由,进而沉迷其中,有点像靠角色扮演游戏逃避现实(下一章会讨论这个问题)。穷思竭虑有多种表现形式,有些有针对性,有些比较发散。有些人在神思恍惚的时候多少能控制自己的思维,有些人则只能漫无目的地飘在云端。一个人越能控制白日梦的走向,就越能将思绪拽回当下,就像罗素描述的那样。做起来可比听起来难多了,因为我们没意识到自己在走神的时候,“默认网络”的活动最剧烈。这是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研究注意力相关神经回路得出的结果。思绪飘得越远,想的事越复杂,脑子里就越容不下其他东西。
  • KIKI59
    2019-05-11
    在同等情况下会怎么做,除非他们经历过许多类似的情况。我们犯了心理学家所谓的“强度偏差”( intensity bias),也就是对自己的情绪反应预估失误。类似的心理学术语还有“道德预测”( moralforecasting),也就是推测在既定条件下自己会做出怎样的道义选择。
  • KIKI59
    2019-05-11
    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于远在未来的承诺,大脑无法提供清晰的判断,导致我们很难做出正确决定。因为大脑只能根据现有环境做判断,预测当下的威胁和奖励。哪怕只是预估几个星期后的情况,大脑也难以胜任。同样重要的是,即时奖励会让大脑感到快乐。“难以预测未来状况”和“渴望即时奖励”这两个因素加起来,问题就来了。经济学家称之为“双曲线贴现”( hyperbolic discounting)。
  • KIKI59
    2019-05-06
    这是“选择性注意”( selective attention)的绝佳案例,也被称为”选择性偏差”( selectivity bias)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点上,处理信息时完全忽略其他要素,无论那些要素多么显眼。
  • KIKI59
    2019-05-06
    腹侧纹状体是大脑中对奖励做出反应的区域。随着不确定因素增大,杏仁核的活性会增强,腹侧纹状体的活性则会减弱。这告诉我们,大脑不仅仅是偏爱确定性、讨厌不确定性,而且是渴求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