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经济学
最新书摘:
-
nnonno2020-08-12换句话说,尽管那些被迫或是处于其他原因外出工作的人确实在经济上有所收获,但我们很难真的认为大多数人只是在等待一个放弃一切的机会,然后去一个富裕的国家。老吕到经济奖励的力度,移民人数比我们预期的要少很多。一定还有其他原因组织人们选择移民。
-
nnonno2020-08-12首先,国家(更普遍的情况是地区)间的工资差异与是否有移民没有丝毫关系。……其次,并没有可靠的证据表明,大批低技术移民的涌入会伤害到本地居民,包括那些在技能方面和移民最为相似的本地居民。……这和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有很大关系,但与那种关于供需关系的标准说法呈弱相关。……他们更多是由于日常生活的崩溃而选择离开。
-
nnonno2020-08-12悲哀的是,即使勒庞的说法被当面揭穿,这些人依然顽固不化。真相没能劝说他们改变自己的看法。只是单纯地思考移民问题就已经让人变得狭隘,就连事实摆在眼前也没办法阻止他们对移民抱有偏见。
-
nnonno2020-08-12政客们过分地夸大事实,以此增添民众的担忧。
-
nnonno2020-08-12但事实上他们的预测工作做得很糟糕,一部分原因是预测未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大多数学院派经济学家对未来学都敬而远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项工作是预测近期世界经济的增长率。这里请荣我们多说一句,尽管该组织拥有非常优秀的经济学家团队,但基本上他们的预测从来没有成功过。
-
浅野英2021-02-16当人们对流动性的乐观看法与现实相冲突时,便产生了一股强烈的回避尴尬现实的冲动。大多数美国人的工资和收入停滞不前,他们看到周围的财富那么多,自己却在经历财务困境,两者之间的鸿沟日益拉大时,要么责怪自己没有从他们所相信的社会机遇中受益,要么指责什么人偷走了他们的工作。这两种选择分别指向了绝望和愤怒。
-
浅野英2021-02-16伴随着底层的普遍停滞,美国的代际流动性急剧下降。美国现在的流动性远远低于欧洲。在经合组织内,底层人口的后代最有可能无法实现阶级跃升的是美国(33.1%),成绩最好的是瑞典(26.7%),欧洲地区的平均值低于30%。在美国,底层人口成为最富裕的1/5人口的可能性为7.8%,但欧洲的平均比例接近11%。
-
浅野英2021-02-16有趣的是,当人们自我感觉良好时,炫耀的欲望会减弱。这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即经济上糟糕的人特别渴望通过某种没有意义的(并且难以负担的)购买行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
浅野英2021-02-16挪威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在收入分配中所处地位的认识越多,他们的幸福感就越依赖于收入程度。在挪威,税收数据已经公开发布多年,但这些记录保存的形式是纸质副本,因此很难获得。到了2001年,这些数据放到了网上,人们只需要上网点击几下鼠标,便可以看到邻居或朋友的数据。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每个人似乎都明确地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上。这些数据上线后,我们立即发现,穷人变得更沮丧,而富人变得更幸福。意识到自己的收入地位,确实会影响人们的幸福感。
-
浅野英2021-02-16在某种程度上,美国最近兴起的民粹主义是这种抗议的开始,其背后是深切的边缘感,一种不论对错、总是精英们在做决定的感觉,而且无论他们做出何种决定,对于路人甲乙来说都不会带来改变。富人可能最终会认为,为实现真正的繁荣共享做出根本性转变符合他们的自身利益,或者最终通过一种不情愿的方式强加给他们。究其缘由,还是因为不平等的加剧造成了社会焦虑和不满情绪的急剧增加。
-
浅野英2021-02-16提高最高税率的困难在于政治。事实上,我们似乎正处于政治和经济权力集中的恶性循环之中。随着富人变得更加富裕,他们更有兴趣也有更多的资源来组织社会,以维持现状。美国最高法院对“联合公民”(Citizens United)一案的判决,裁定限制商业机构资助选举活动的条款违反了宪法,从而将金钱在影响选举方面的无限权力正式合法化。
-
浅野英2021-02-16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诚实闻名于世,那里的个人逃税比例只有3%,但富人的犯罪情况要比这严重得多。一项研究估计,在挪威、瑞典和丹麦的财富分配榜前0.01%的人,逃避了应缴个税的25%至30%。
-
浅野英2021-02-16不受约束的自动化可能对工人不利,这也是大多数无论左右两派的美国人的直觉。值得一提的是,共和党与民主党在民意调查中一致反对由公司自己来决定自动化的程度。85%的美国人支持将自动化限制在“危险和肮脏的工作”上,在这一点上,民主党人与共和党人之间没有区别。即使以更明确的政治方式提问,“哪怕机器比人类更好、更便宜,是否应该限制企业可以用机器代替的工作数量”,58%的美国人,包括一半的共和党人,都回答“是”。
-
浅野英2021-02-16过度的自动化会降低GDP,而不是为GDP做出贡献。
-
浅野英2021-02-16直到2015年《巴黎协定》通过为止,印度一直拒绝考虑限制自己的排放量,理由是印度承受不起阻碍其自身经济增长的压力,富国应该率先垂范。当印度认可《巴黎协定》并提出具体承诺时,它的立场变了,以换取一些重要的财政援助来实现能源转型,由富裕国家支付的国际资金为其提供资金。不愿采取行动的态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仅是因为这对气候变化有直接影响,还因为这表明了政治家受到了中短期思维的主导。
-
浅野英2021-02-16是空调本身加剧了全球变暖。标准空调设备中使用的氢氟碳化合物(HFC)对气候尤其有害。它们比二氧化碳危险得多。这使我们处于相当棘手的境地。这种可以保护人们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技术,同时也可以加快气候变化的速度。不使用HFC的新款空调污染较少,但价格昂贵。
-
浅野英2021-02-16总体而言,我们得出了一个50/10规则,即世界上10%的人口(造成污染最多的人)贡献了约5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造成污染最少的50%的人只贡献了刚刚超过1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
浅野英2021-02-16如果我们将排放归因于消费发生地,那么北美人均每年消费22.5吨二氧化碳当量,西欧人为13.1吨,中国人为6吨,南亚人仅为2.2吨。
-
浅野英2021-02-16根据2015年《巴黎协定》,各国设定了将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而更雄心勃勃的目标是1.5摄氏度以内。基于科学证据,IPCC的报告得出结论,为了将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到2030年,二氧化碳当量(CO2e)排放量需要减少25%(与2010年的水平相比),到2070年达到0。要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到2030年二氧化碳当量排放量需要降低45%,到2050年则要降至0。
-
浅野英2021-02-16根据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18年10月的报告,如果地球温度升高1.5摄氏度,将有70%的珊瑚礁消失。如果升高2摄氏度,这个比例将变为99%。在这两种不同的情况下,受海平面上升和耕地沙漠化直接影响的人数也将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