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

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
内容简介:
★ 比肩《忧郁的热带》,击败时间的民族志书写
作者简介:
皮埃尔・克拉斯特(Pierre Clastres),生于1934年。他起先在巴黎进修哲学,随后转攻民族学。他在巴拉圭形形色色的印第安部落中生活了数年,包括瓜亚基部落、瓜拉尼部落,以及大厦谷中的阿什卢斯莱部落。在圣保罗教了一段时间书后,他曾与委内瑞拉境内亚马逊丛林中的亚诺马米人共同生活。此后他返回法国,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担任研究工作。此外,他也是法兰西学院(Collège de France)社会人类学实验室的一员,接受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指导。
下载地址:
下载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
标签:
文章链接:https://www.dushupai.com/book-content-11762.html(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最新评论: 更多
  • 野次馬
    10-16
    想了想全书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除了最初极其陌生、后来却不知不觉逐渐熟稔的瓜亚基语,除了每章余韵悠长的空镜,除了克拉斯特漂亮的结构主义拆解(德勒兹所谓「合流与分流」),除了奥斯特译序中那个令人泪下的故事,印象最深的,还要数瓜亚基人说话时特有的口吻。是一种很难形容的语气,满怀天真与对自身的笃信(前者想来又是我作为自诩文明的现代人的偏颇之见),不论是那句咒语般的「我们知道,事情就是这样…」,还是当克拉斯特让他们把自己想象成瓜亚基人时,对面发出的爆笑:「你是瓜亚基人?你?」,还是克拉斯特问某位瓜亚基人认不认识《忧郁的热带》封面上的南比克瓦拉人时,那个大大的笑容和那句自信满满的「Go rö cho! 是我呀!」……我竟然也奇怪地感到一丝慰藉:多亏了克拉斯特,这个坦然走向死亡的部落曾这样鲜活地存在过……
  • B
    10-01
    一次潜入密林的人类学旅程,除了直呼笼统的奇妙,许多笃定的形容词失去了功效:在这里,诅咒是最好的祝福,杀戮包含着温柔,生与死之间的界限粘稠,人肉很甜的野蛮和否认食人的羞耻并存不悖。相比《忧郁的热带》节奏更快,(不准确地说)头三章写部落神话如游戏新手指引,写暴力史如昆汀式猎杀与反杀,写社会关系如动物农场般政治惊悚,却总适当地在幼虫、口哨和仪式前停留,像列维-斯特劳斯嗅闻水仙花,探究“其香味所隐藏的学问”。年度最值得入手的实体书,封面刻着失落的语言,亦是一面鲜活的石碑,指引读者读懂书中的密文。它是瓜亚基人的编年史,也是他们的灵魂,Ianve,希望你把它举起,upi,如同举起一个新生儿,kromi。最后,想对译者和编辑说,这本难度很高,你们做到了。
  • malingcat
    10-05
    果然是一部让人击节的人类学杰作,使用前现代的平实语言,展示了一个“野蛮”部落的“文化”,印证蒙田说的没错:“我们在各方面都比他们更加野蛮”。人类学家带着纸、笔、小刀和糖果(用作礼物)接近濒临消失的部落,但不是每一个这样装备、如此行事的人类学家都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比肩《忧郁的热带》不算过誉。在现代人的观念框架下,瓜亚基印第安人部落是无知、迷信、冷漠和野蛮的,他们会杀婴、杀老人、杀仇人,特别是仪式性食人,但是他们拥有一套语言、禁忌、教育、狩猎与分享的逻辑,只有在人类学视野下,才显示出“反国家的社会”这另类模式。第六章“杀戮”中,因复仇杀死小女孩的男人、被小女孩的母亲接纳为“教子”,同时这个男人“内心深处的块垒如此沉重、挡住了语词的去路”,只能用风笛唱出心中的苦痛——看到这里,想哭。
最新书摘: 更多
  • 麒麟
    2022-01-27
    亚契人至今还记得某个女人的死状:她独自一人背着一个三岁的男孩出门,却不走运地碰上了一队Beeru。他们对她穷追不舍,她本可以甩掉他们,因为她远比他们更擅长在林中穿梭。然而,她却不得不穿过一片空地。她埋头向前跑,就在快要抵达空地的另一侧时,她觉察到背上的孩子震了一下,同时听到了巨大一声枪响。冲击波推得她向前,孩子被甩到了地上。她转过身来,只见子弹几乎将孩子劈作两半。但她没什么时间哀悼:第二颗子弹出了膛,让她和自己的儿子在死者居住的prana wachu中团聚。
  • 麒麟
    2022-01-27
    但亚契人没有更明白地回答我:“Go nonga ure.我们就是这么做的。”如果说他们不一定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或许,还有很多其他部落可以解释这一现象。事实上,人们之所以选择貘是有原因的。对亚契人来说,貘本质上是一种猎物,它能提供大量鲜美的肉,因而受到追捧。它对木箭来说过于皮糙肉厚了,所以人们通常用陷阱捕捉它。他们会在它常去的溪流边挖个圆锥形的坑,然后用薄薄一层草叶棚架把坑盖起来。这笨重的野兽(超过两百公斤)没能发现这个把戏,掉进坑中,没法上来。接下来,他们要做的就是痛击之——brevi ityty,把貘打趴下。但是在很多印第安文化的神话中,这种肥大的、长着略显淫荡的粗长鼻子的动物往往扮演着引诱者的角色。抛开那笨重而不美观的外表不谈,它就是位让人无法拒绝的唐璜。丈夫们担心它干的种种勾当,那常常为他们的名誉带去致命的污点。貘显得非常下流,并被描绘得相当淫荡,仿佛它是如此热衷于风月人间,女孩子都为它神魂颠倒。因此,如果人们希望一个刚成年的女孩能够吸引男子,而不是让他们败兴,还有什么能比用卡萨诺瓦的阳物鞭打她更合适呢?当然了,查楚基并不需要这媚药,但至少我们知道,这样一来她将彻底被貘鞭玷污,部落里的小伙子也会为之精神一爽。到头来,亚契人还是知道他们究竟是在干什么的。
  • 麒麟
    2022-01-28
    事实上,男人从来不吃自己打到的猎物:这是亚契人分配食物的原则。我若是杀死了猎物,我妻子会把它切开,因为我本人不可以亲自动手。她会留下几块给自己和孩子,再把剩下的肉分给同伴,先是给亲族、兄弟和姻兄弟,再给其他人。分配过程中,没有人会被落下;如果肉很少的话,每一份的分量就会小些,但所有人都会分到点东西。作为回礼,我也会收到其他人带回来的猎物的一部分。我分给人们自己的所获,人们也会报我以相应的回馈。因此,每个猎人终其一生都在为他人打猎,并以其他人的猎物为食。他完全仰赖他人的供给,他的同伴亦然。如此一切都是平等的,没有人会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因为所有人都“生产”同等分量的肉。这被称作pepy,交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