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政治与思想文化史论
- 书名:中古政治与思想文化史论
- 作者: 楼劲
- 格式:EPUB,AZW3,MOBI
- 时间:2024-06-17
- 评分:
- ISBN:9787208178885
《中古政治与思想文化史论》从中国古代政治现象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过程观察相关的制度框架、实施状态,从制度举措及其施用之况观察相应的政治内涵和思想动向,是作者近十余年所撰中古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重要论文的菁华。
全书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中古以前“革命”和“禅让”两种制度的历史观念在早期王朝易 代实践中的地位之升降变化及其驱动力;第二部分抉发不同制度所蕴政治诉求和现实问题,针对中古时期的多种具体制度现象,以“动态的制度”研究视角观察其背后的政治逻辑和思想变化;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中古儒、墨等学派的发展面貌,澄清了如“汉魏以来儒学衰落和子学萎缩”等长期以来被误解的诸多问题,指出“中古思想界的主流是由儒学不断汲取子学、宗教等多重因子的发展过程所构成”;最后一部分为密切关联古代政治史和制度史的古籍沈约《谥例序》文笺解,和从唐令“女医”条探讨其所蕴之社会性别观。
【编辑推荐】:
☆历史学家楼劲,深刻解析中古政治史、制度史、思想史的经典问题
长期以来学界勾勒的中国古代文明灿烂而政治黑暗,越是趋近政治核心部分就越应予以否定批判的状态,是不是一幅准确而合理的图景?
由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完成政权更替的“革命”时代,为什么会日益流行明明已很难实现的尧、舜禅让传说?
所谓汉魏以来儒学、子学衰落、凋零、式微等认识,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这些观点是如何产生,并影响中国思想史的?
☆回到历史场景的史学写作范式
以历史时期实际存在的论题为中心展开研究,让问题回到而不是抽离其所处的历史场景;
超越标签化的定位、否定和批判,深入省思王朝体制的基础、构成、作用、地位及其不同阶段的思想内涵和演变进程;
走出就事论事式的、静态的、孤立化的研究,探究在多种复杂关系和不停运动中才呈现出生命的制度史;
☆十余载研究成果全新呈现,精心编选修订
收入《中古政治与思想文化史论》时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修削各篇文字,改写部分章节,反映作者新认识。
楼劲,1957年生,浙江绍兴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讲座教授、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所研究员、兼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
- 上一篇: 三国谍影3
- 下一篇: 数据分析原理:6步解决业务分析难题
-
维舟09-22涉及中古史上诸多重大问题,皆能别开生面。全书隐约可见的要旨,或可称之为“新政治史”:在政治史这一传统史学核心领域遭质疑而思想史、文化史、法律史、医学史等原本边缘的领域纷纷兴起的当下,从政治入手理解其对社会、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影响,重振政治的主体性。由此,“政治”不仅是一个类别,也成了理解历史的一个方法。这无疑是一个新思路,但也隐含着某种“正统”的保守取向和雄心。不过,楼劲虽然强调回到历史中去正确理解,然而他自己其实也未必总能做到——例如,在谈到“革命”观念时屡屡强调其本义是人民“抗暴举义”的正当权利,但这恐怕本身是一种后起的革命史观,未必是“本义”。此时,他其实是以某种“新正统”来统摄、解释历史,提出一套新论述。
-
恭禄07-17主要读了一编“革命”三论的内容,甚好
-
黄金的马场04-18选读,第八九章极具大视野。其他看得心累。
-
以逆为名2023-08-19上述认识在我大约开始于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当时亦已在着手梳理相关资料。这方面最先撰就的《西汉时期“革命论”之退化与政治思想之转折变迁》一文(刊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七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其开头一句“思想史研究要当以历史时期实际存在的论题为中心来展开”,说的就是相关研究如果老是纠缠于那些古人闻所未闻的现代命题,而不去关心他们当时究竟在面临和讨论什么样的问题,进而揭示其中的义旨意蕴、主次关系和发展轨迹,又怎么谈得上把握其思想发展脉络呢?同理,一部中古政治史或政治思想史,如果不能直面当时的基本统治体制及其所寓政治原理、社会理想,说不清楚时人何以对之积极实践并且抱有“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自信,那么其构筑起来的研究框架即便在专制皇权、统治集团、种族关系、阶级斗争、农民战争等方面及相关思想的总结批判上贡献良多,也终究只是残缺片面的,其批判的部分也会是不合格的。
-
仰蠡2023-11-21此况不止许下洛上为然。刘备在荆州时,欲遣外甥周不疑就学于零陵才士刘巴,巴拒以学寡少能,自称“内无杨朱守静之术,外无墨翟务时之风”,是其必熟谙诸子,而刘备想让周不疑学习的,恐怕也远不只是经学。《诸葛亮集》载刘备遗诏敕后主: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刘备和诸葛亮都要求刘禅留意子学,所谓“益人意智”,说明此期统治阶层以之督课子弟学业非仅出于一时实用,“可自更求闻达”,又说明当时蜀地通晓子学及于《申》《韩》《管子》《六韬》者,多为士林胜流。可以佐证这一点的,如《三国志》卷四二《蜀书·李
-
2024-06-055
-
2024-06-054
-
2024-06-054
-
2024-06-054
-
2024-06-053
-
2024-06-051
-
2024-06-055
-
2024-06-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