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ur Thousand Weeks
- 书名:Four Thousand Weeks
- 作者: Oliver Burkeman
- 格式:EPUB,MOBI,AZW3
- 时间:2024-06-19
- 评分:
- ISBN:9780374159122
The average human lifespan is absurdly, insultingly brief. Assuming you live to be eighty, you have just over four thousand weeks.
Nobody needs telling there isn’t enough time. We’re obsessed with our lengthening to-do lists, our overfilled inboxes, work-life balance, and the ceaseless battle against distraction; and we’re deluged with advice on becoming more productive and efficient, and “life hacks” to optimize our days. But such techniques often end up making things worse. The sense of anxious hurry grows more intense, and still the most meaningful parts of life seem to lie just beyond the horizon. Still, we rarely mak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our daily struggles with time and the ultimate time management problem: the challenge of how best to use our four thousand weeks.
Drawing on the insights of both ancient and contemporary philosophers, psychologists, and spiritual teachers, Oliver Burkeman delivers an entertaining, humorous, practical, and ultimately profound guide to time and time management. Rejecting the futile modern fixation on “getting everything done,” Four Thousand Weeks introduces readers to tools for constructing a meaningful life by embracing finitude, showing how many of the unhelpful ways we’ve come to think about time aren’t inescapable, unchanging truths, but choices we’ve made as individuals and as a society—and that we could do things differently.
Oliver Burkeman (born 1975) is a British journalist (principally for the newspaper - The Guardian) and writer.
Early life and education
Educated at Huntington School, York, he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in 1994.
Career
Between 2006 and 2020 Burkeman wrote a popular weekly column on psychology, This Column Will Change Your Life. He has reported from London, Washi...
-
艾莉森王11-14是一本好读的警醒书,虽然没有新知,有提醒
-
夏冰雹01-28我们必须直面生命的有限,一个人再怎么多产高效,人生也就四千周左右,而且效率越高,事情越忙不完。例如,洗衣机和吸尘器的发明不仅没减轻家庭的家务劳动时间,反而增加了社会的清洁要求,打扫时间更长了;邮件和通讯软件的发明没有减少员工的沟通时间,反而让工作量成倍增加。我沿袭了我母亲家族工作狂的基因,不充实就没有安全感,我在媒体公司上班的时候,是最猛的新人,稿件频繁冲上报社流量榜单,而一般新人一次也没有。但效率越高,越被时间控制,毫无喘息余地。作为一种智慧生物,人最大的痛苦是,我们的野心和想象力远远超过我们的寿命,我们用永生的标准去要求生产力。忙碌其实是对生命有限性的逃避,毕竟做选择比埋头苦干更让人痛苦。人不需要日理万机,事情真的是永远忙不完的,再重要的事情,也要舍弃一些,把几件事情做好就不错了。
-
新地03-26Feeling around an important idea but has yet gotten to the core
-
阿猫2023-02-102018年夏天,加拿大作家大卫·坎恩在多伦多的希腊城地区参加一场活动后猛然明白了这一切。那天晚上本来平淡无奇。“我到早了,”他回忆道,“所以我到附近的公园待了一会儿,然去丹福斯大街的商店和餐馆逛了逛。在一座教堂前,我停下来系鞋带。我记得自己还为要见一群陌生人而有些紧张。”两星期后,一起枪击事件发生在这条街上。坎恩承认,按理讲,这对他来说并不算侥幸逃脱,丹福斯大街上每天都有上千人来来往往,他也不是只差几分钟就会遭遇那场枪击事件。即便如此,有可能碰上枪击事件的感觉本身就已足够震撼,让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躲过了什么。“我看着电视上那些目击者讲述经历,有的人就站在我蹲下来系鞋带的那座教堂前,有的人则站在我曾经紧张徘徊的那个角落,”他后来写道,“这给了我一个至关重要的视角:我的存活是偶然的,并没有哪条宇宙法则赋予我这个状态。活着仅仅是一个机遇,哪怕多活一天都不是必然之事。”我发现,这种视角转换竟然影响了我对日常烦心事的体验,比如堵车和机场安检排队,宝宝过了凌晨五点还不睡,今晚必须再次清空洗碗机,尽管我昨天就清空过一次了(我想你应该懂的)。面对这些事,我的反应都不一样了。尽管不好意思,可我还是要承认,多年来,这类小挫折对我的幸福感还是产生了挺大的负面影响。现在这些挫折仍经常影响我,不过这种影响在我作为生产力极客的全盛时期最严重,因为当你试图掌控时间时,却有一件任务或一次延误不服从你的意志,它强行发生,丝毫不考虑你已在昂贵的笔记本上颇费周章地排好了时间表,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生气了。不过若是换个角度,想到自己居然还能拥有一次烦人的经历,事情看起来可能会非常不一样。突然间,你会觉得自己居然能身临其境,拥有某种经历,这本身似乎就很妙了。在一定程度上,这比经历本身碰巧很糟糕重要得多。英国环境顾问杰夫·莱曾告诉我,在他的朋友兼同事大卫·沃特森突然早逝后,他发现自己在堵车时不会像往常...
-
阿猫2023-02-03德·葛拉夫指出,当我们仅仅将时间视作需要尽可能多地利用的资源,就会产生一个更隐蔽的问题:我们会开始感受到压力连休闲时间也要有效地利用。也许你原本认为享受休闲只是为了休闲本身,这就是休闲的全部意义,而现在不知怎的,这似乎还不够。如果你不把自己的休息时间当作对未来的投资,好像就在以某种方式败坏自己的人生。有时候这种压力会呈现为明确的观点:你应该将自己的休闲时间视作机会,以成为更杰出的工作者(《纽约时报》上有一篇极受欢迎的文章,标题就是《放轻松!你会变得更有效率》)。而这态度也在以一种更隐蔽的方式影响着你的朋友,她似乎总是在为10公里赛跑而训练,但却无法随意地跑个步:她说服自己,只有当未来可能取得成就时,跑步才是有意义的事。这种心态也影响了我,在参加冥想课程和静修的那几年里,我几乎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目标是也许有一天我能达到永远平静的境界。即使是像花一年时间背包环游世界这样看起来美好的事,也可能陷入同样的困境,只要你的目的并不是探索世界,而是增加经历,想着以后会觉得自己充分利用了人生(这里的区别很微妙)。仅从对其他工作有用这一角度来证明休闲的合理性,后果难免令人遗憾,它会让休闲变得有点像是一种苦差事——换句话说,休闲会变得像工作。早在1962年,评论家沃特·科尔在他的《休闲的没落》(The Decline of Pleasure)一书中就称这种想法为陷阱。科尔写道:“我们所有人都在被逼着为了获取利润而阅读,为了获取人脉而聚会……为了慈善事业而赌博,为了城市的繁荣而在晚上出门,为了重建房子而待在家过周末。”现代资本主义的辩护者则喜欢指出,不管我们感觉如何,我们实际上比几十年前有了更多休闲时间——平均每位男性每天多出了五小时,女性相对稍少一点。而或许我们体会不到这样的生活的原因在于,休闲本身不那么休闲了。它反而常常让人感觉像是又一项待办清单上的任务。而且就像我们面对的...
-
阿猫2023-02-03仲夏一个雨天的早晨,七点半刚过,我把车停在路边,拉上防水夹克的拉链,徒步走进了约克郡北部的高原荒地。当你独自一人时,完全不会因为愉快的谈话而在这天地一片荒芜的场面里走神,这片土地有一种特别震撼的美,所以我很高兴能独自上山。我经过了一个名字颇具撒旦崇拜意味的瀑布“地狱峡谷之力”,之后便来到了开阔的乡间。我的靴子发出清脆声响,惊得藏在石楠花丛里的松鸡纷纷飞了出来。再往前走1.6千米左右,在离路边很远的地方,我偶然发现了一座由石头砌成的废弃小教堂,门没有上锁。教堂里一片沉寂,仿佛多年未被打扰过,尽管事实上,昨天晚上可能就有徒步旅行者来过这里。20分钟后,我站上了荒地的最高处,迎着风,品味着这种我一直喜欢的荒凉感。我知道有些人更愿意在加勒比海滩上放松,而不是在阴沉的天空下穿过荆豆灌木丛,浑身湿透。但我不会假装理解他们。当然了,这只是一次乡间徒步,也许是最平凡的休闲活动然而,作为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它确实有一两个值得一提的特点。首先,与我生活中几乎所有其他事情都不同的是,我是否擅长于此并不重要:我只需要走路就可以了,四岁以后我的这项技能就没有明显的提高。此外,乡间徒步并没有什么目的,你不是努力想要取得某种结果,或者想要到达某个地方(即使步行去超市也是有目标的,那就是去超市。而在徒步旅行中,你要么沿着环路走,要么在到达指定地点之后返程,所以到达终点最有效的方式其实是一开始就不要出发)。它有一些好的附带结果,比如变得更健康,但这并不是人们徒步的普遍原因。因此,在乡间徒步就像听一首最喜欢的歌,或与朋友相约晚上聊天一样,是哲学家基兰·塞蒂亚的“无目的活动”概念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概念是指活动的价值并不来自它的目的或最终目标。你不应该设立“完成”徒步这个目标,也不可能到了一生中的某个时刻便已完成计划内的所有徒步。“你可以停止做这件事,而且终会停止,但你无法完成它。”塞蒂亚...
-
2024-07-121
-
2024-07-121
-
2024-07-120
-
2024-07-121
-
2024-07-120
-
2024-07-120
-
2024-07-121
-
2024-0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