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足的世俗社会

自足的世俗社会
内容简介:
《自足的世俗社会》以丹麦和瑞典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作者基于一年多的实地居住考察,深度访谈了近一百五十位不同年龄层次和教育背景的对象,得出一个核心观点:宗教观念淡薄的世俗社会不仅可能存在,而且完全可以做到温文尔雅、令人愉悦,给人们带来自足、幸福的生活。朱克曼认为,社会的高度发达与宗教并无关联,宗教的影响可以为社会带来医疗和教育的发展,但是同样有可能带来混乱、紧张和暴力。

菲尔·朱克曼(Phil Zuckerman),美国匹泽学院社会学教授、社会学系副主任,美国“世俗研究项目”创始主任。已出版著作多部,包括《何谓有道德》(2019)、《不信宗教的人》(2016)、《过世俗的生活》(2014)、《不再信仰》(2012)、《自足的世俗社会》(2008)等,编有《牛津世俗主义手册》(2016)、《W.E.B.杜波依斯社会理论》(2004)等。
作者简介:
下载地址:
下载自足的世俗社会
标签:
文章链接:https://www.dushupai.com/book-content-18558.html(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读书评论: 更多
  • 胡伍玄
    01-11
    这本书既推荐给专心在此岸追寻幸福的人,也要特别推荐给另一类人: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已经动摇,甚至已经破碎,却无法找到证据,确信存在着一位人格神。
  • 虾米
    01-19
    出色的世俗社会研究。以丹麦和瑞典为例,作者质疑宗教信仰的天生性和自然性,及其所谓“人类生存必不可少或固有的一部分”,并证明有无信仰与个人品德和社会秩序之间并无必然联系。更重要的是,作者揭橥信仰的来源——人类的死亡焦虑和对生活终极意义的追索——从而从根本上动摇了信仰赖以存在的基础。作为示范,丹麦和瑞典两国发展出一整套替代上述宗教功能的机制:相对安全的环境、完备的医疗、薪酬、税收、养老等福利体系,使大部分人免除对死亡的畏惧;对工作、食物、性爱、家庭生活等切身事务的高度重视,则使人们对何为生活意义抱持十分成熟的观念。两国社会的高度成熟还表现在,在剔除宗教的神学角色外,并不排斥其社会文化功能:人们通过社交和仪式,参与文化传统、加强身份归属,享受爱和友谊。这一点让人印象尤其深刻。
  • 祝羽捷
    01-07
    人类到底需要宗教吗?是因为恐惧死亡、面对死亡、找到人生意义、生活苦难,这些普世问题才投身于宗教的吗?既然那么多人不再相信上帝,那为什么又要将宗教的仪式作用在自己的生活里呢?生活在信仰更多的国度和普遍无神论的国度的人们哪种更快乐,更不恐惧死亡呢?这本书里大量的访问,答案是开放的,讨论有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