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记
- 书名:建水记
- 作者: 于坚
- 格式:AZW3,MOBI,EPUB
- 时间:2024-06-19
- 评分:
- ISBN:9787508677965
【编辑推荐】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2016年度杰出作家”于坚的最新力作。
★阅读《建水记》,可以令你跳脱出千城一面的审美疲劳,学会理解一座古城、一座建筑、一种仪式,如何安放、庇护人类的心灵。
★礼失求诸野,论及古典中国的生活方式,中原大地、江南水乡早已被现代化尽数侵袭,唯有处于边地的古城建水,才能承托你的梦想和追寻。
★几十年间,诗人不断穿梭在建水的大街小巷,体悟建水的建筑、手艺、生活方式,查询各类古籍,最后熔铸成37篇文章、配以精挑的134张照片,述说这座古城的前世今生,探寻了建水人为何至今仍能“诗意地栖居”。
【内容简介】
《建水记》是一本关于古典生活、建筑、手艺的沉思录;也是著名诗人于坚追问何为“诗意地栖居”之作。
2015 年冬天,于坚带着比利时汉学家麦约翰来到建水。麦约翰浸淫中国文化数十载,他在建水长叹,他一辈子要找的那个中国,就在这里。
14世纪晚期,明朝廷“移中土大姓,以实云南”。二三十年间,数十万移民背井离乡,迁徙云南。这是一支由生活世界的行家里手、大师组成的队伍,他们从中原、江南带着各类种子、精致的手艺,依照宋元时形成的经典“营造法式”来建筑一个梦想中的天堂。建水城就这样诞生了,彼时的它,名曰“临安”——一个来自天堂的名字。
如今,建水城已经年华老去,与它同时代兴起的古城,大都焕然一新。而它却在20世纪的城市化、大拆迁的洪流中如顽石般幸存,以致今天在中国,人们要证实曾经存在过一个“雕栏玉砌”的诗意世界,找回那些传统的建筑样式、生活方式……只有去建水。建水成了古典生活世界的活化石。
【媒体评价】
于坚以文会心、为文招魂,写诗、作文、立论,皆自由挥洒,辞直义畅。他居边地数十年,独持己见,一意孤行,如今个人细语终成高论宏裁。 ——第十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授奖辞
于坚的散文题材广泛,语言自由,心接古今。他将口语和书面语交替使用,使得他的叙述和描写,在体验和经验、现实和历史之间来回巡游、自由穿梭,堪称当代散文精品。
——第三届朱自清散文奖 授奖辞
回到内心,回到生存的现场,回到常识,回到事物本身,回到记忆中和人的细节里,一直是于坚写作的一种内在愿望。
——谢有顺
于坚
1970年开始写作诗歌、散文、小说、评论至今。
1980年开始摄影至今。
1992年开始拍摄纪录片至今。
著有诗集、文集多种。获数十种诗歌奖、散文奖。
长篇散文《印度记》获2012年《人民文学》杂志非虚构作品奖。
在第十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中,荣膺“2016年度杰出作家”。
纪录片《碧色车站》入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银狼奖单元。
系列摄影作品获2012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华夏典藏奖。
纪录片《同饮一江水》总撰稿。
最近二十年为《中国国家地理》《华夏人文地理》《旅行家》等刊物特约撰稿人。
在国内外多地举办摄影展。
-
恶鸟01-27晚上一口气读完于坚《建水记》,游记写的有点像《金枝》人类学作品,旁征博引古诗词和县记,尼采和海德格尔也随时进入,意味像纽约派的日常生活诗意,也许偏安一隅的建水才是那个逝去的传统中国和文化,也是对物质主义时代最好的偏离。
-
木南01-03那些老街老巷好打动人,难得在云南还有这么保留完整的古镇。倒是希望不要因为这本书,而导致建水人满为患,大规模破坏。(但又让人矛盾,当地肯定需要借助这些资源发展,永远的死结)啊,当然这本书不是一本导游书了,让人动心的反而是那些简朴的存在了上百年的日常生活。
-
嘻嘻哈哈叫花花02-24建水人来说两句 总体上还不错 提到很多景点和建筑 也把建水的某些灵魂写出来了 但是不是很懂为啥于坚要多次引用海德格尔文章里面的内容 我觉得二者并无太大关联 这本书最大的缺点大概就在引用太多 引用了很多地方志和其他史料 作者自己的材料过于单调 有点撑不起来
-
2024-07-157
-
2024-07-156
-
2024-07-1516
-
2024-07-1519
-
2024-07-158
-
2024-07-1524
-
2024-07-1512
-
2024-07-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