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内容简介: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的英文原版初版于1974年。作者以明实录、明人奏疏笔记、明代地方志等史料为基础,充分吸收了中国大陆、台湾以及欧美、日本的研究成果,对十六世纪中国明代的财政与税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黄仁宇是对明代财政政策作出全面说明的第一人,对许多新发现的细节性材料进行了全面的历史性透视。

作者简介:
下载地址:
下载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标签:
文章链接:https://www.dushupai.com/book-content-23316.html(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读书评论: 更多
  • 愚公
    09-27
    这部书翻译过来已经很晚了,虽然崔瑞德称赞这部书,但是费正清对此则持批评态度。或许是偏见,但是这部书确实像一部明代经济税收的综述,而不是一个纵深性的学术研究。万明也认为,这部探讨明代财政的著作,却根本未能从《万历会计编》中获得有效信息。这一切都让黄仁宇这部自负的著作产生了阴影。不过,通过这部书来了解明代财政经济,依然是一个不坏的选择。
  • 流星飞绊
    07-13
    明朝的财政制度是一个极端分裂的矛盾体,是传统儒家“仁政”少税与财政积贫积弱的分裂,是洪武祖制与其后实际境况的分裂,是理想中央集权与实际落后技术水平的分裂。不可更改的低税旧制严重削弱了国家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财政力量,一方面使大多数官员不得不寻求非正式的资金渠道,从而滋生了众多底层欺压与腐败;另一方面也使明王朝没有资金进行公共事业建设与国防,其唯一达成的目标就是防止了地方对中央的反抗。从制度层面上来讲,明朝的财政是一个效率低下、管理混乱(其中很大原因是因为规定与数据的模糊与不切实际)、技术基础薄弱的制度,但这一制度却遗憾的被后来人所借鉴。黄仁宇抛弃了苦大仇深的“封建阶级论”,试图从制度层面上剖析明朝失败的原因。显然,这样的王朝是很难诞生所谓“资本主义萌芽”的。我觉得它至少要到鸦片战争才算得以露头。
  • Augentropfen
    06-28
    黄仁宇做了一件前人没有做过后人一段时间内也不会超越的事,称之为黄仁宇最扎实的一部研究也不为过。边看我就边想,他这是查了多少资料啊我靠。说实话看起来有点费劲,断断续续看了两个月才啃完,主线有点乱,专业性太强,数字罗列过多。总结特别全面,从中央到地方,没有一处经济线索黄先生是落下了的。非历史专业者还是慎读,比较枯燥,也比较难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