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的谱系

论道德的谱系
内容简介:

《论道德的谱系》的主旨并不在于探问道德的未来,而是探问道德的过去,道德的来源与历史,即那依然笼罩在黑暗之中,或者至少是向黑暗深处延伸的来源与历史。《论道德的谱系》为道德制定了一个家谱,而其副标题“一篇论战檄文”则暗示着,尼采将在这里探讨一些颇具挑衅性的东西,而读者也很快 就会知道,被我们今天视作高贵正派的那些价值却有着粗俗鄙陋的起源,而善与恶则有着非常可疑的祖先。这《论道德的谱系》深入到了人类心灵史的深 处,是一部深刻的书。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 —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而深刻的批判与讨论,对于其后西方哲学和思想的发展影响极大。重要著作有《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沉思》、《人性的,太人性的》、《朝霞》、《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善恶的彼岸》、《论道德的谱系》、《偶像的黄昏》、《敌基督者》、《看哪!这人》等。

作者简介:
下载地址:
下载论道德的谱系
标签:
文章链接:https://www.dushupai.com/book-content-27454.html(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最新评论: 更多
  • 小熊
    04-09
    这是我真正意义上读完的第一本哲学书,从前是不敢读哲学的,以为会艰涩枯燥,不认为自己能读懂并喜欢。但是太多人谈尼采,太多人说这蛋糕好吃,但是你得自己尝尝。试过了,原来哲学是这么振奋又充满力量的存在。三联的这本,周弘老师翻译的很清楚,不过还是会有读不懂的地方,需要多读几遍。初读前言,他追问:倘若人类永远无法到达本来可能达到的强盛和壮丽的顶点,那正是道德的罪过呢?正是这当头一棒让我要读下去。道德的谱系里尼采讲道德,讲善恶,好坏,讲自我否定,良心谴责,讲虚无,宗教,他步步逼问戳破你的好多僵化思维,他帮你把那个朦胧的答案渐渐擦亮。他不是给你指明一条路,而是给你开启了一个世界的门,我几乎还是看不见什么,但我愿意走进去,在那里找到那个强大而壮丽的自己。
  • 十四卷
    07-27
    热情洋溢的尼采用他那极具诱惑力的文字澄清了善恶、惩罚、良心谴责等概念之起源,批判了功利主义、新康德、十九世纪清教徒道德。
  • smile
    05-12
    具有坚强完美的天性的人的标志是根本不会长期地把自己的敌人、不幸和失误看得很严重,因为他们有丰富的塑造力、修复力、治愈力,还有一种忘却力。这种人猛然一甩就抖落了许多寄生虫。我们担心的是,人还在继续走下坡路,还在变得更仔细、更温和、更狡黠、更舒适、更平庸、更冷漠、更中国式、更基督化——毫无疑问,人总是在变得更好。这正是欧洲的劫难——在我们停止惧怕人的同时,我们也失去了对他的热爱、尊敬、期望,失去了对人的追求,看到人就会感到格外厌倦——这不是虚无主义又是什么?我们对人感到厌倦了。最后还是让我用开头的话来结尾: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
最新书摘: 更多
  • [已注销]
    2012-10-13
    人们应该当心,不要立刻把“纯洁”与“不纯洁”这种观念看得太重、太广,甚至看成象征性的。古人类的所有观念都应当从一开始就被理解为一堆我们几乎不能想像的粗糙的、笨拙的、浅薄的、狭窄的、直截了当的、特别是不具代表性的东西,“纯洁的人”最初的意思不过是洗澡的人,拒绝吃某种感染腹疾的食品的人,不和肮脏的下层妇女睡觉的人,厌恶流血的人——仅此而已,岂有其它!所有高贵的道德都产生于一种凯旋式的自我肯定,而奴隶道德则起始于对“外界”,对“他人”,对“非我”的否定:这种否定就是奴隶道德的创造性行动。向外界而不是向自身寻求价值——这就是一种怨恨:奴隶道德的形成总是先需要一个对立的外部环境,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它需要外界刺激才能出场,这种行动从本质上说是对外界的反应。高贵的人在生活中充满自信和坦率(“血统高贵”强调“真诚”,或许还有“天真”),而怀恨的人既不真诚也不天真,甚至对自己都不诚实和直率,他的心灵是斜的,他的精神喜欢隐蔽的角落、秘密的路径和后门;任何隐晦的事情都能引起他的兴趣,成为他的世界、他的保障、他的安慰,他擅长于沉默、记忆、等待,擅长于暂时地卑躬屈膝、低声下气。当一个高贵的人感受到怨恨的时候,这怨恨会爆发,并且消耗在一种瞬间的反应中,因此也就不会起毒化作用。此外,在许多场合下,高贵者丝毫不会感到怨恨,而所有的软弱者和无能者却会毫无例外地感到怨恨。具有坚强完美之天性的人,其标志是他根本不会长期地把自己的敌人、不幸和失误看得很严重,因为他们有丰富的塑造力、修复力、治愈力,还有一种忘却力。
  • nehciZ
    2020-09-09
    人,这个最勇敢、最惯于忍受痛苦的动物,他从根本上并不否定痛苦:他希求痛苦,他找寻痛苦,前提是必须有人给他指明一种生存的意义,一种痛苦的目的。是痛苦的无目的性,而非痛苦本身构成了长期压抑人类的不幸与灾难 —— 而禁欲主义理想恰恰为其提供了一种意义!直到目前,这还是人类唯一的意义;任何一种意义总要比没有意义好;无论从什么角度看,禁欲主义理想都是有史以来最好的 faute de mieux。痛苦在其中得到了解释;那个巨大的空白似乎也得到了填补;面对所有自杀性的虚无主义,大门紧紧关闭。毋庸置疑,解释也带来了新的痛苦,更加深刻、更加内向、毒素更多、更折磨生命的痛苦:它对所有痛苦都从罪欠的视角加以审视 …… 可是,尽管如此 —— 人还是因此得救了,他拥有了一个意义,从此他不再是风中飘零的一片叶子,不再是任由荒诞与“无意义”摆布的玩偶,他从此以后也可以有所愿望了 —— 不管他愿望何处、愿望何为、愿望何凭:重点是意志本身得救了。
  • 若昔难得
    2022-05-02
    哪位伟大的哲学家曾经婚娶?赫拉克利特、柏拉图、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康德、叔本华,他们都未曾婚娶,甚至我们都不能想象他们会婚娶。用我的话说,结过婚的哲学家只属于喜剧,苏格拉底是个例外,阴险的苏格拉底玩世不恭地结了婚,好像正是为了证明我的那句话。每一个哲学家在得知儿子出世的消息时都会像佛一样地说:“罗睺罗(Rahula)降生到我家,我被套上了一副枷。”(罗睺罗在这里的意思是“小魔鬼”。)每个“自由精神”都必定要经历一个沉思的时刻,除非他此前已经像佛一样有过思维中止的时刻:“他自忖道:居家生活压抑备至,家是不洁之地,离家出走才是自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