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魔法宫

没有魔法宫
内容简介:

对联合国起源的开创性诠释,洞悉“二战”后世界秩序演化的指南

沃尔夫森历史奖得主马克·马佐尔力作,填补中文世界空白

当民族主义更多而国际主义更少,

当人道主义沦为修辞而主权大获全胜,

只传播福音而拒绝提供魔法的联合国,未来会去往何处?

★回到历史现场,打破政治神话,还原联合国的前世今生

在围绕联合国改革的辩论中,无论支持者还是批评者,都缺乏对联合国历史的理解,仅仅凭借对文本的粗略解读,便作出大量带着格外强烈的一厢情愿的设想。

马克·马佐尔则抛开政治神话和政治学家的后见之明,还原了联合国成立前后的一系列争论。

★挑战传统公认的观点,对联合国的诞生提出创造性的解释

马克·马佐尔认为,联合国本质上是由国联开创的世界组织发展史的新篇章,并通过“国联”与帝国问题,尤其是英帝国在最后几十年的全球秩序构想联系在一起。

★将人物冲突、外交与思想史相结合,关注长期被忽略的角色

国际关系学流行将博弈论和理性选择学说抽象地套用于历史,贬低意识形态的作用;而马克·马佐尔则认为,必须在世界事务中认真对待思想和哲学之争。

他还尤其关注了长期以来被忽略的重要人物,比如,“支持民族独立,却在南非实施种族隔离”的扬·史末资,“希望以希腊式文明疗救西方社会”的历史学家齐默恩,“发明‘种族灭绝’概念的律师莱姆金,“提倡亚洲主义”的印度领袖尼赫鲁等。

★以联合国为钥匙,揭示当今世界秩序的原理和困境

联合国之所以未重蹈国际联盟的覆辙,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利用民族自决原则在欧洲之外的普及,将自身变成反帝国主义的论坛,赢得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支持。

但与此同时,民族主义的兴起也反噬了国际主义和普世主义因素,使得国际法形同虚设,人权对主权的干预几乎不可能,等于悖论性地为纳粹幽灵的游荡和帝国幻梦的复活提供了空间。

【名人推荐】

马克·马佐尔是研究欧洲现代史的最有创意和最有趣的历史学家之一。在《没有魔法宫》中,他将注意力转向更广泛的世界秩序主题,以及1945年联合国成立的那一刻,世界秩序被重新构想的各种方式。他的作品是一项清晰的、有洞察力的、不可或缺的研究。

——约翰·达尔文(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牛津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

《没有魔法宫》挑战了两个观念:第一,联合国的创立与国联不存在继承关系。第二,联合国是美国政治的产物。《没有魔法宫》对联合国的起源提供了新颖的概述。

——亚当·罗伯茨(牛津大学国际关系荣誉教授)

马克·马佐尔用优美的笔触警告说,联合国并不如自己宣称的那么崇高与光鲜。太多历史学家急于将联合国描述为人类对普世主义追求的新高度,却忘记了马佐尔揭示的联合国背后的真正思想根源。

——萨莎·波拉科夫-苏兰斯基(《外交事务》高级编辑)

【内容简介】

联合国是如何从一个保卫和调节帝国的机制,

变成一个由民族国家组成的全球俱乐部的?

《没有魔法宫》围绕一些关键历史时刻、关键人物和他们的思想,对联合国的意识形态“史前史”和战后世界秩序进行了一系列探讨,旨在以一种新颖的观点去看待联合国的形成。

开头与结尾是关于两位英帝国晚期杰出政治家的研究,他们是南非的史末资和印度的尼赫鲁。他们在联合国的经历诠释了帝国国际主义理念的兴衰,这一理念在布尔战争后由史末资明确表达,在1946年至1950年代中期的一系列政策行动中被尼赫鲁彻底摧毁。

《没有魔法宫》还研究了两位处于第二梯队的思想家,其中一位是阿尔弗雷德·齐默恩,这位两次大战期间的著名国际主义理论家,恰恰例示了为什么支持国际合作的自由主义者往往对国际合作的结果大失所望。

另一章则聚焦于1940年代中期,探讨了两位犹太人——律师拉斐尔·莱姆金和人口学家约瑟夫·谢克特曼在战时的思想,以表明他们对战争的分析如何促成战后对民族自决、国际法和少数民族权利的态度发生巨大转变,并且在这个新的世界机构的行动中得到反映。


作者|马克·马佐尔(Mark Mazower)

英国历史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黑暗大陆:20世纪的欧洲》《巴尔干五百年》等,荣获沃尔夫森历史奖、达夫·库珀奖等。

译者|朱世龙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现任教于常州大学。译有《世界政治中的反美主义》等。

作者简介:
下载地址:
下载没有魔法宫
标签:
文章链接:https://www.dushupai.com/book-content-40381.html(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