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

然而
内容简介:

作者借三位日本艺术家(俳句诗人小林一茶、日本现代小说之父夏目漱石和第一位拍摄长崎原子弹爆炸罹难者的摄影师山端庸介)的故事完成了自身艰难的心路历程。

《然而》荣获法国“十二月”文学大奖。


菲利浦·福雷 ,1962年生。巴黎政治学院文学博士。法国南特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曾在剑桥教过法国文学。先锋派文学史家、文学评论家、日本现当代文学专家。

著有《“原样派”史话》(1998)、《菲利普·索莱尔斯》(1999)、《小说,真实》(1999)、《小说,我》(2001)、《大江健三郎》(2001)、《为了另一种日本小说》(2004)、《从“原样派”到无限,新文论》(2006)、《序的艺术》(2006),小说《永恒的孩子》(1997费米娜处女作奖)、《纸上的精灵》(1999)和散文《所有的孩子,除了一个……》(2007)。

作者简介:
下载地址:
下载然而
标签:
文章链接:https://www.dushupai.com/book-content-46681.html(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最新评论: 更多
  • 巴黎草莓
    08-04
    目前为止读过的最好的书,文字和翻译都太好了,清晰残酷深远又美丽。
  • 风满蜃气楼
    09-28
    诗意的文学传记或传记文学。穿插作者自身经历的痛苦与一茶、漱石、庸介的痛苦与挣扎相互碰撞,火花激荡起共鸣,强有力的文字时而柔婉时而狰狞,意义在哲理的虚无中回荡。难以具体去形容的观感,如同身坠梦境与遥远记忆的迷雾中。日光之下无新事,然而却有那句“露の世は露の世ながらさりながら”。
  • valdanito
    04-27
    阅读在风里,诸事中或真或假,悲欣交集的情境不过文字的空白消解,那些炙热的情理隐而不宣,素淡的字也不过如纪录片中的旁白,语速缓慢不言多情,然而,遗忘之生死梦境抑或记忆的茶谜...
最新书摘: 更多
  • 司徒佩德
    2015-07-02
    诗歌是对时间的感受,令人迷惑而无力的解读。没有什么真理比它更强烈、更令人绝望。
  • 2015-11-06
    他的是个等了一个世纪才被人传诵。他也可能永远都不被人阅读,而这也不会给世界带来任何改变。
  • 剃刀乙女
    2016-02-13
    梦的特性在于它最终都会成真。通常情况下,他们实现的方式是无法预知的,要拖上很久很久。因此首先必须先忘却。应该彻底清除所有的痕迹,任何往昔之想都必须荡涤干净。空无一物,这很好:翻掌之间颠覆了世界梦才会从陡然地积压在它身上的生活琐事中被释放出来。只有那时候,梦中的世界有时才会突然出现在做梦者的眼前:年轮错转,你以为不再记得了,而某一天,目光触及的景致竟然是说不出来的熟稔。但要确切去说,却又不知何处似曾见过。一切都是未知的,奇怪的。但又是无从解说、至高无上的,一份确信就在那里,就在眼前。你在心中找到了那抹非常确切的往昔的“黄色”,曾经湮灭了,如今又把你带到那个地方,最终一切又重新开始。似曾相识的感觉不是别的,恰恰在于:整个的一生,每个人都在孩提时分就梦见过了,这就是为什么,在所有经历过的事情发生之前,总有什么东西在暗示我们,那些事我们早就已经见识过了。每一个新的经验都不过是来验证脑海中某一个古老的故事:很久以前,在暗夜中说给自己听的故事。的确应该如此。如果不是暗地里早就意识到了什么,我们的心灵在事情发生的那一天,如何能承受令人心烦意乱的场面而不被彻底击垮?童年那些无休无止的重复的梦境对生存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就像是对不可避免却总要到来的虚无的一种学习。或者不如说:一切都已经发生过了。成年人的生活,不过是孩子一个古老的梦的延续,不安地,在岁月无情的黎明慢慢变得索然无味。我开始旅行,遥远而不同的目的地,最好是去地球的另一端。这些远行都有一个我不愿意对自己承认的目的。我没想象过自己能找到一位爱人,一种陪伴——我的疯狂还没到这份上。我只是在找寻一个启示。我对自己说,在地球的另一边,我肯定能找到一直躲着我的启示,它将填补我在自身感受到的空虚。因此,我在期待一份连我自己都不相信的神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