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玛文化

魏玛文化
内容简介:

德国的魏玛共和诞生于1918年,1933年寿终正寝,时间虽然短暂,却已经成为一段传奇。因为这一“黄金时代”孕育出一大批优秀的文人学者,比如爱因斯坦、托马斯·曼、康定斯基、韦伯、海德格尔、本雅明、马库塞、施彭伯勒、勋伯格等,让我们不得不把魏玛看成是一个相当独特的文化现象。对于中国人来说,魏玛共和还有另一方面的可比性,它跟我们从1911年到1949年的民国很相像:一样的社会动荡,一样的政治纷乱,一样的人才辈出。因此,中国读者来好好读读魏玛共和的文化史就显得格外有意义了。

值得一说的是,《魏玛文化》作者彼得·盖伊就是在魏玛共和期间出生在柏林的,后来移民美国,成为美国最有名的文化史家之一。他对弗洛依德钻研尤深,是“心理史学”的代表人物。

彼得 盖伊(Peter Gay),1923年出生于柏林,1938年移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曾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目前为耶鲁大学资深史学教授,古根汉与洛克菲勒基金会学者,剑桥丘吉尔学院海外学者.历获各种研究奖如海尼根(Heineken)史学奖等,其著作多次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作者简介:
下载地址:
下载魏玛文化
标签:
文章链接:https://www.dushupai.com/book-content-59479.html(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读书评论: 更多
  • 吃饱了撑着才
    06-30
    “这些年轻人的思想都是一些经过伪装的本能冲动,在他们的讨论中,个人的观念引申成为世界观。”
  • BuBu
    09-24
    一直以为希特勒的独裁统治是横空出世的,原来就跟呼“毛泽东万岁”一样,也是德国的历史传统使然。一战后君主制的垮台,一如清王朝的覆灭。魏玛“共和”亦如中华民国之名不副实。二三十年代所谓的黄金时代人才辈出,中国的五四亦可比之。战后的分裂似乎也有一定的可比性。只是台湾的影响力显然不能跟西德比。所以德国终于痛定思痛的结局中国却没有。虽极不妥当,仍可观两者之相似之处。
  • Toddler
    07-03
    我这本书当初是谁给借走了没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