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受伤的文明

印度:受伤的文明
内容简介:
【诺贝尔文学典范之作】
作者简介:
V.S.奈保尔(V. S. Naipaul):
下载地址:
下载印度:受伤的文明
标签:
文章链接:https://www.dushupai.com/book-content-6427.html(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最新评论: 更多
  • 辛荞
    12-25
    能理解有一些评价奈保尔居高临下的声音,但更能理解奈保尔在面对文明的巨大落差时,内心的惶惶,努力客观中立却又无法中立。并不是二元地说最终会偏向哪一方,他寻求平衡的理性,用一种倾向学理的方式去注视“故乡”,是很不容易的。
  • 樱小路
    11-17
    从宗教传统(印度教逆来顺受和贫困荣耀)、种姓制度(削弱民族归属感)、人口现状(极速飙升)、城市膨胀(居住地急缺)、思想匮乏(缺乏洞察力和实用性创新)、改革肤浅(模仿和口号)等一系列角度揭开印度发展停滞不前的“老底”,祖国基本被奈保尔扒得内裤都不剩了…辛辣的语言、无奈的感叹都旨在表达他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本书写于上世纪70年代,现在的印度自然与当时不可同日而语,但对于一个民族劣根性的挖掘,作者的洞见力和深刻跃然纸上,也是奈保尔在印度的历史、宗教、改革、民族性的研究上带给我们的真实窥探。与其当做已不具有当代性的纪实文学,不如当做历史史料,来看看曾经(甚至包括现在)印度的现实状态和经验教训。总是活在过去辉煌回忆中的民族是不能够前进的,这对我们也是警醒,而印度的传统根基更深更顽固,打破太难了。
  • soloye
    01-13
    這明顯是專制之下的思考。但現在回過頭看,印度的專制只是暫時而已。
最新书摘: 更多
  • LiSi
    2012-11-14
    《薄伽梵歌》说,“尽你该尽之责,哪怕其卑微。不要去管其他人的责任,哪怕其伟大。在自己的职责中死,这是生;在他人的职责中活,这才是死。”
  • LiSi
    2012-11-13
    印度的过去已经不能为印度的现在提供灵感。在艺术的景观里,西方太占主导,太多样;印度仍然在模仿和不安,这点只要瞥一眼任何一本印度杂志中的广告和插图就能看出来。失去活着的传统,印度就失去了整合与适应的能力;借鉴别人也是囫囵吞枣。表面上文化延续,舞蹈、音乐和电影生气一片,实际印度却并不完整:整个创造性已死。这是印度为英国时代缩必须付出的代价。这种丧失被这一时代的智识恢复、政治自觉(在印度历史上前所未有)以及政治重组所抵偿。
  • LiSi
    2012-11-13
    贾干的溃退是印度教最后的溃退,因为它是从一个我们知道已最终瓦解的世界开始溃退的。实际上,这是一次向荒野的溃退,那里“现实自身的边缘正开始模糊”:这并非像贾干可能认为的那样,是向雅利安历史的回归,而是从文明与创造、重生与生长,溃退到魔法与咒语,是一次退化到非洲漫漫长夜的过程,回到像刚果那种仍挣扎于原始时代的地方,那里即使阿拉伯人和比利时人的奴隶贸易已经过去,往昔岁月仍然被当作是“我们祖先的好日子”被人思慕。这是文明的死亡,是印度教最后的倾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