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系运作机制研究

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系运作机制研究
内容简介:

本研究拟从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不同时代地方监察体系的构造特点与发展进程:一、历代地方监察体系的结构,以及不同时代在监察权力归属、履职途径等方面的差异。二、地方监察体系的建立-调整-失衡-再调整过程。三、地方监察官履职方式的具体规定与实施情况。


余蔚,1974年出生,浙江宁波人。200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政治地理及宋、辽、金政治史的研究。在《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史》、《中华文史论丛》、《历史地理》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作者简介:
下载地址:
下载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系运作机制研究
标签:
文章链接:https://www.dushupai.com/book-content-45617.html(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读书评论: 更多
  • Adiósardour
    04-09
    忽略古帝王定期巡游、战国君主遣少数亲信监控。地方实用而较完整的地方监察体系,早在秦代就已创建,至汉代可说是臻于成熟,学界内外,谈及地方监察,无不以汉代刺史制度为典型。然而,汉亡以后亦即刺史不再作为监察机构的一千八百年,涌现出的各种不那么典型的地方监察机构,是不是较之汉代刺史制度更为完善全备?秦汉以后的地方监察事务,是否构成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按照聚焦于断代、重点关注机构的惯有路径,即便有足够的细节,仍无以回答连续与否的问题。历代地方监察机构及事务显得琐碎、繁杂、职能不清晰,但是,在一般的监察史中,它们很易被中央监察所裹胁,在主要各别机构的细节剖析尚未足够清晰的情况下,“规律”已被不断地被阐发出来。尽管那些机构之间,或许并不存在明显的职能差异,仍不妨碍监察制度史往往被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
  • 清心寡欲展三水
    06-10
    对理论的把握与驾驭很成熟,显示出体系构建的宏观视野,而这种理论视野正是落在实证研究与细节分析的“实处”,正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关系、权力、与政治史的交互作用、运作动态等恰好是我最近十分关注的,而作者对这些范畴也基本上都关照到了。
  • [假装已注销]
    05-03
    此书名为监察体系运作机制研究,因而异于监察制度史,宋元明比重最大,汉次之,魏晋隋唐以及清更次之。这是题目的自然限制,却并不妨碍作者展现出他对监察制度史的通盘理解。但从作者的绪论来看,研究的起点,仍然是监察制度而非监察体系,从这个角度说,似应再有两个层次的监察制度研究以完善研究范畴:未成体系的监察、行政内部的监察。前者虽有第三章第二节二叙述魏晋至五代的临时遣使,但似乎仍可补充。后者并无专题,其涵盖范围亦难界定,其缘故大体是行政内部的监察权总是绝对隶属行政权,并与考课权等交叉。但是此处与第四章无疑可以交叉为用。作者对此研究最大的创意,则在于比较与联系。绪论已有揭示。不过似乎制度史的研究,往往解答了是什么,甚至是为什么,但是怎么样,则需要政治史研究加以观照。而历代对地方制度的延续性,似乎弱于中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