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弗朗索瓦·利奥塔
- 书名:让-弗朗索瓦·利奥塔
- 作者: 基夫•班福德(Kiff Bamford)
- 格式:PDF
- 时间:2024-07-20
- 评分:
- ISBN:9787305228896
【编辑推荐】
利奥塔是二十世纪极为重要的一位法国思想家,但在中国他并没有像福柯、德里达、德勒兹那样引起广泛的关注,其原因是多方面:利奥塔的著作、研究利奥塔的专著没有被大量引入,导致国内对利奥塔感兴趣的大部分读者无法获得一个相对完整的利奥塔画像;《后现代状态》令利奥塔在国际上声名鹊起,却也造成了对他的误解和断章取义,“后现代”无疑成了利奥塔的标签,一个阻止读者进一步探索其广泛性、复杂性的标签;等等。
利奥塔的思想是复杂的,他所涉猎的领域也是庞杂的。理解利奥塔的思想,以及他思想中的某些倾向,对于读者而言充满了困难。《让-弗朗索瓦·利奥塔》作者班福德抓住了利奥塔思想中几个重要的特质,追溯了利奥塔迂回曲折的人生旅程,揭示了他哲学观点的主旨、他与思想的斗争,以及他在哲学和政治面前承担的写作与思考的使命,还探讨了他与政治、艺术、电影和文学的关系。这部评传非常精巧、透彻,兼顾深度与广度,实属难得。
=======================
【内容简介】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是法国二十世纪下半叶最复杂、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以《后现代状态》闻名于世。基夫•班福德以利奥塔生活的时代为广阔背景,以动人而公允的笔触,追溯了利奥塔一生的不同阶段和重大事件: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接受了精英教育;前往阿尔及利亚展开教学活动,同时思考着政治、战争和哲学问题;追随马克思的步伐又对其进行批判和反思,延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路径写作《力比多经济学》;《后现代状态》所带来的国际声望,以及由此引起的误解与争议;始终对艺术保持着极大的兴趣,策划“非物质”展览,拍摄实验电影;《签名,马尔罗》显示出其后期对文学的关注;等等。班福德抓住利奥塔思想中最重要的几个特质——歧异、漂移、迂回、断裂,通过讲述利奥塔的生平和学术纪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可以接近,进而尝试去理解的利奥塔画像。
关于作者
基夫•班福德(Kiff Bamford),利兹贝克特大学艺术、建筑与设计学院高级讲师。著有《利奥塔与表演、艺术、写作中的“图形”》(Lyotard and the“figural” in Performance,Art and Writing,2012)。
=======================
关于译者
曹金羽,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在读博士,主要研究西方社会理论、宗教社会学和文化社会学,译有《用后即弃的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
-
陆钓雪de飘飘01-09金羽译本。Bamford遵循的轨迹与Salanskis概述的大致类似,即按时间顺序将利奥塔的作品分为了五个时期:从“社会主义或野蛮”时期的政治立场开始;贯穿1971年的Discours, figure;1974年的économie libidinale;1983的Le différend;最后一个时期与“童年”和“情感短语”(the affect-phrase)有关。cy但班福德更强调“核心”哲学作品之外的文本和活动,从而突出了利奥塔兴趣的广度。有时利奥塔显得粗暴,例如他的风格、思想,以及对任何未受质疑的约定的拒绝,这在他生命的多个方面也有所体现,导致无数断裂,且看起来很不稳定,同时这也能从他磨砺自己武器时的苦笑里看出。他拒绝玩这个游戏,或者拒绝接受既定的规则,这绝不是装腔作势。唤醒倾听歧义
-
独自退场01-10一本精巧的小书,基本避开了利奥塔最出名的《后现代状况》和《非人》,因为作者认为“后现代的主导,遮盖了利奥塔作品的许多方面”(P4),又由于是一本传记——但不是传统传记,因为就“后现代”而言,个人经历与作品关系不大,更确切地说,有人是生活经验,有人是阅读和写作经验,——于是尽管更像是评论与阐述(但又并非导读或入门,也不是全面剖析,一种奇怪的策略),但还是将利奥塔编织(梅洛庞蒂:交错与交织)进他主要是学术交游的一生,“利奥塔的小女儿……她写道,自己父亲的政治、哲学和教学活动是交织在一起的”(P59),所以利奥塔的写作是指向当下现实的,传记的立点也就落在了政治上,并且力图仿效利奥塔的马尔罗传记,把它写成一篇“小说”,至少结构上是这样(一篇不太传统的传统小说)(因为,写作不是学术的重复?P84)。要
-
苏野01-22“为那些除了否定就无法呈现的事物作证”“艺术所能做的,不是见证崇高,而是见证艺术的困惑与痛苦。它没有说不可说者,只是说它不能说者”
-
2024-06-266
-
2024-06-263
-
2024-06-265
-
2024-06-268
-
2024-06-264
-
2024-06-265
-
2024-06-266
-
2024-06-265